漢字:蕃
簡體:蕃
繁體:蕃
讀音:fan
拼音:fan
部首:艹
五行:木
蕃〈名,动〉
通“藩”
篱落;屏障 [fence]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大雅·崧高》
夫蕃篱之鶠,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玉《对楚王问》
又如:蕃蔽(屏障);蕃篱(篱笆。引申为屏障)
藩屏;捍卫 [shield; guard]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国语·楚语下》
又如:蕃杆(藩屏;护卫);蕃辅(捍卫辅助);蕃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蕃卫(捍卫)
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 [state]。如:蕃王(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岳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
颊侧
蕃者,颊侧也。--《灵枢经》。张志聪注:“蕃蔽在外。”
通“番” [foreign]
周代谓九州
蕃 fan
⒈茂盛:林木~盛。〈喻〉繁多,增多:~衍。
⒉繁殖,滋生:五谷~息。
────────────────—
蕃fān 1.通"藩"。篱落;屏障。 2.通"藩"。藩屏;捍卫。 3.通"藩"。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 4.通"藩"。颊侧。 5.通"番"。周代谓九州之外的夷服、镇服、蕃服。后用以泛指域外或外族。 6.通"番"。轮流更替。参见"蕃匠"。 7.通"?"、"轓"。车耳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来遮蔽尘土。
────────────────—
蕃pi 1.姓。汉有蕃向。见《后汉书.党锢传》。
────────────────—
蕃bō 1.见"蕃荷"。 2.见"吐蕃"。
蕃字編碼:
五筆98:ATOL 倉頡:THDW 四角號碼:44609 UniCode碼:U+8543 規範漢字編號:5878
蕃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0675,第01卷下,艸部第434字 [康熙字典]:頁1056第33
起名字典:
蕃
蕃是個多音字,念fan時,意指茂盛,繁多,增多,繁殖,滋生。念fān時,通藩,意義同藩相同,表示籬落,屏障等。此外還通「番」,「繁」,「皤」。念pi時,用作姓。念bō時,指蕃荷,吐蕃。(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60次)
康熙字典:
蕃
康熙筆畫:18畫
fan
1<形>草木生長茂盛。《周易?坤》:「天地變化,草木~。」
2<動>繁殖;生息。《漢書?公孫弘傳》:「陰陽和,五穀登,六畜~。」
3<形>眾多。《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
fān
1<名>通「藩」,屏障。《詩經?大雅?崧高》:「四國於~,四方於宣。」
2<名>通「番」,古代對漢族以外各族及異國的通稱。《周禮?秋官?大行人》:「九州之外,謂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