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吏
簡體:吏
繁體:吏
讀音:li
拼音:li
部首:口
五行:金
有才能理智,難遇知己,中年勞苦,晚年安詳。
吏〈名〉
(會意。甲骨文。從手(又),從中。以手持中。有人認為中為筆。「吏」、「事」、「使」古同字。本義:官吏)
官員的通稱。漢以後,指低級官員或吏卒 [official;mandarin]
吏,治人者也。--《說文》
吏者,名之師也。--《漢書·景帝紀》
吏所以治民也。--《漢書·惠帝紀》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於三吏。--《左傳·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國語·周語》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戰國策·齊策》
據法守職不敢為非者,人吏也。--《韓詩外傳》
君既為府吏,守節
吏li官員。春秋以前大小官員都可稱"吏",戰國以後一般指低級的官員:胥~。
吏字編碼:
五筆98:GKRI 倉頡:JLK 四角號碼:50006 UniCode碼:U+540F 規範漢字編號:0381
吏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0005,第01捲上,一部第6字 [康熙字典]:頁176第02
起名字典:
吏
官員的通稱。也有治理,為官之意,如吏才,吏方。(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70次)
康熙字典:
吏
康熙筆畫:6畫
li
<名>官吏。春秋以前大小官員都可以稱為吏,戰國以後一般指下級的小官員或吏卒。《鄒忌諷齊王納諫》:「群臣~民能面刺寡之過者。」《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夜捉人。」
【吏隱】做官而又圖清高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