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氐
簡體:氐
繁體:氐
讀音:dī
拼音:di
部首:氏
五行:火
氐
低,低下。后作“低”。头向下垂 [low]
封君皆氐首仰给焉。--《汉书·食货志下》。师古曰:“氐首,犹俯首也。”
氐
低;低廉 [low]。如:氐贱(即低贱)
氐
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 [Di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建立过前秦(在今黄河流域)、后凉(在今西北)
自彼氐羌。--《诗·商颂·殷武》
星名 [a star name],二十八宿之一。氐宿,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也称“天根”
氐
根本 [base]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诗·小雅·节南山》
氐,本也。--《说文》。按,柢之
氐 dī
1我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
2二十八宿之一。又见dǐ。
【氐人】中国古族名。原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游牧。从东汉起陆续内迁,主要居住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广大地区。从事畜牧、农业。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历史上曾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等国。
────────────────—
氐 dǐ根本。又见dī。
氐字編碼:
五筆98:QAYI 倉頡:HPM 四角號碼:72740 UniCode碼:U+6C10 規範漢字編號:3548
氐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8326,第12卷下,氐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97第19
起名字典:
氐
意指根本。(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0次)
康熙字典:
氐
康熙筆畫:5畫
dǐ
1<名>根本。《詩經?小雅?節南山》:「尹氏大師,維周之~。」(太師尹氏地位重要,是周朝的根本)
2通「抵」。《漢書?禮樂志》:「大~皆因秦舊事焉。」
dī
1<形>通「抵」。《漢書?食貨志下》:「其賈~賤減平者,聽民自與市。」(如果賣價低於官府規定的平價,就聽憑百姓到市上去自由買賣)
2古民族名,又稱西戎,分佈在今青海,甘肅、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