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討
簡體:討
繁體:討
讀音:tǎo
拼音:tao
部首:
五行:火
口快性剛,出外吉祥,中年勞或潦倒,晚年吉祥。
討〈動〉
(會意。從言,從寸。言,言論。寸,法度。用言論和法度進行處治。本義:聲討)
同本義 [denounce;condemn]
討,治也。--《說文》
討,誅也。--《玉篇》
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左傳·宣公十二年》
楚人討陳叛。--《左傳·襄公五年》
討伐;誅戮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kill]
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討之。--《左傳·隱公九年》
托臣以討賊。--諸葛亮《出師表》
討賊督師。--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征討(出兵討伐);討掩(討伐掩捕。掩捕,乘人不備而捕捉);討貳(征討叛逆不忠的諸侯);討賊(
討tǎo
⒈征伐,發動攻擊:~伐。征~。聲~。
⒉查究,整治:檢~。~軍紀。
⒊探求,研究:探~。研~。
⒋索取:~債。~價還價。
⒌求,請求,乞求:~饒。~教。~飯。
⒍招惹,引起:~人厭惡。自~苦吃。~人喜歡。
討字編碼:
五筆98:YFY 倉頡:IVDI 四角號碼:34700 UniCode碼:U+8BA8 規範漢字編號:0315
討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起名字典:
討
用言論和法度進行處治。(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0次)
康熙字典:
討
康熙筆畫:10畫
tǎo
1<動>聲討。《左傳?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賊。」
2<動>討伐;征伐。《出師表》:「願陛下托臣以~賊興復之效。」《〈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時予方以~賊督師桂林。」
3<動>懲治;處罰。《殽之戰》:「彼實構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焉!」
4<動>探討;探求。《譚嗣同》:「~論天下事。」
5<動>謀取;索取。《水滸傳》:「當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錢來還他?」
6<動>請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你如今對俺~饒,洒家偏不饒你!」
7<動>招惹;引起。《水滸傳》:「沒有~別人疑心做甚麼?」
8<動>娶。《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我家相公要~一房側室。」
【討伐】興師問罪;出兵征伐。
【討論】探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