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焦
簡體:焦
繁體:焦
讀音:jiāo
拼音:jiao
部首:
五行:火
焦〈動〉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短尾鳥,下面是「火」。把鳥放在火上烤。本義:物經火燒而變黃或成炭)
同本義 [charred;burnt;scorched]
焦,火所傷也。--《說文》
焦,火燒黑也。--《玉篇》
濡灸之舉焦。--《禮記·內則》
凡氣因火變則為焦。--《素問》
又如:焦盆(焦杯。焚紙的火池);焦鎚(一種烤熟的餅食);焦尾(焦桐,焦尾瑟。東漢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製的琴。後多指名貴的琴);焦霹靂(能對人畜、植物或建築物造成很大危害的霹雷)
乾枯;枯焦 [withered;desiccated]
五穀焦死。--《墨子·非攻下》
又如:焦芽(枯焦的
焦jiāo
⒈物體經火燒變成炭樣:飯~了。~頭爛額(頭被火燒成重傷。〈喻〉十分窘迫難堪)。
⒉酥,脆:~麻花,很好吃。〈喻〉極干:這捆柴~干。
⒊著急,憂慮,煩躁:~急。~心。~慮。~躁。~灼。
⒋功、熱、能量等單位名稱"焦耳"的簡稱,符號J。
⒌[焦點]物理、數學上的名詞。〈喻〉問題的關鍵所在或人們關注的集中點。
────────────────—
焦qiao 1.通"譙"。 2.通"憔"。參見"焦瘁"。 3.用同"瞧"。
焦字編碼:
五筆98:WYOU 倉頡:OGF 四角號碼:20331 UniCode碼:U+7126 規範漢字編號:2695
焦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6452,第10捲上,火部第73字 [康熙字典]:頁674第06
起名字典:
焦
暗淡無光,易窘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860次)
康熙字典:
焦
康熙筆畫:12畫
jiāo
1<動>燒焦;燒傷。《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土。」
2<形>乾燥;乾渴。《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唇~口燥呼不得。」
3<形>枯萎;乾枯。《智取生辰綱》:「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
4<名>焦味;糊味。《禮記?月令》:「其味苦,其臭~。」
5<名>黑黃色。陶弘景《真誥?運象》:「心悲則畫~。」
6<動>焦急;焦躁。《西廂記》:「添香的行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