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弘晟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姓名含義解釋,取名用字解釋【青島弘晟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青字起名字解析

青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青字的筆畫:【8畫】
青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青字的拼音:【qīng】
青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171,第05卷下,青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381第19
青:意為青色、年輕。象徵永葆青春不老。(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51800次)
青〈形〉
(會意。從生,從丹。金文字形上面是個「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變。「青」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藍色)
同本義 [blue]
青,東方色也。--《說文》
正東曰青州。--《周禮·職方氏》
時則有青眚青祥。--《洪範五行傳》。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問·風論》。注:「肝色。」
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周禮·職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又如:青磷(磷火。俗稱鬼火);青靛(深藍色);青焰焰(青藍色);青雲萬里(比喻前程遠大);青雲干呂(慶雲翔集,應乎六呂。是一種吉
青qīng
⒈顏色
1深藍色:~天。~,取之於藍,而~於藍。
2深綠色:~草。草色入簾~。
3黑色:~線。~布。
⒉深綠色的東西,多指嫩苗的莊稼、花草等:看~。踏~。~苗。~黃不接(新苗未成熟,陳糧已經吃完。〈喻〉暫時缺乏或前後接不上)。
⒊〈喻〉年輕,也指青年:~春。~工。共~團。老中~。
⒋[青史]原指寫在竹簡上的記事,後指史書:~史字不泯(泯:滅)。
────────────────—
青jīng 1.見"青青"。
島字起名字解析

島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島字的筆畫:【7畫】
島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島字的拼音:【dǎo】
島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308第33
島:指江、湖、海洋中被水所包圍而比大陸要小的一片陸地。(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20次)
島
(形聲。從山,鳥聲。本義:江、湖、海洋中被水所包圍而比大陸要小的一片陸地) 同本義 [island]
字省作「島」
入海居島中。--《史記·田儋傳》。集解引韋昭:「海中山曰島。」
山島竦峙。--曹操《步出夏門行》
英倫諸島乃屬冰天雪海之區。--[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島峙(似海島般聳峙);島夷(古指中國東部近海一帶及海島上的居民;南北朝時南北雙方封建統治者各以正統自居,互相詆毀,北朝稱南朝為島夷;也指倭寇)
島 dǎo海洋裡被水環繞、面積比大陸小的陸地。也指江河湖裡被水環繞的陸地。
弘字起名字解析

弘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弘字的筆畫:【5畫】
弘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弘字的拼音:【hong】
弘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8450,第12卷下,弓部第17字 [康熙字典]:頁356第17
弘:意為大,擴大,光大。(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3640次)
弘〈名〉
(形聲。從弓。聲。本義:弓聲)
同本義 [sound of bow]
弘,弓聲也。--《說文》
姓。如:弘仁(1610-1664),清初畫家。本姓「江」,名「韜」,安徽人。工畫山水;弘法(774-835),日本留學唐朝的僧侶。日本佛教真言宗之開宗祖師
弘 〈形〉
假借為「宏」。大的(現多作宏) [great]
弘,大也。--《爾雅》
弘璧。--《書·顧命》
喪亂弘多。--《詩·小雅·節南山》
式雖小子,而式弘大。--《詩·大雅·民勞》
誠取善之弘大。--清·劉開《問說》
又如:弘功(大功);弘慈(大慈大悲);弘績(偉大的功績);弘長(遠大;擴大;昌盛)
廣,
弘hong
⒈大:~圖。~願。~才大智。
⒉擴大,光大:思~祖業。
晟字起名字解析

晟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晟字的筆畫:【10畫】
晟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晟字的拼音:【sheng】
晟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43,第07捲上,日部第76字 [康熙字典]:頁495第45
晟:光明、興旺、昌盛。(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1440次)
晟
光明熾盛 [bright]
昂頭冠三山,俯瞰旭日晟。(朝陽光明熾盛。)--郝經《原古上元學士》
興盛 [prosperous;thriving]
自秦創興,於周轉晟。--《西陲石刻錄·周李君修佛龕碑》
晟sheng光明,興旺。
────────────────—
晟cheng 1.光明。 2.讚美。 3.興盛。
裝字起名字解析

裝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裝字的筆畫:【12畫】
裝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裝字的拼音:【zhuāng】
裝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1116第34
裝:意指行李,打扮,衣服,修飾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00次)
裝
(形聲。從衣,壯聲。本義:行裝)
同本義 [baggage]
裝,裹也。--《說文》
橐中裝。--《史記·酈生陸賈傳》
簡元辰而俶裝。--張衡《思玄賦》。注:「束也。」
顧形影,自整裝。--《文選·傅毅·舞賦》
於是約車治裝,載卷契而行。--《戰國策·齊策四》
為裝遣荊軻。--《戰國策·燕策》
又如:裝囊(行囊,遠行者攜帶的袋子);裝束(束裝,整理行裝)
服裝 [outfit;clothing;clothes]
富者賂數十百金,貧亦罄衣裝。--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童裝;春裝;夏裝;冬裝;男裝;女裝;獵裝;學生裝;軍裝;古裝;裝束(衣著穿戴)
亦泛指物品
裝(裝)zhuāng
⒈行李:行~。整~待發。
⒉打扮,又指演員的打扮:~扮。喬~。化~。卸~。
⒊安置,盛放:~置。~箱。~載。~船。~貨。安~。~電話。
⒋修配或組合成整體:~修。~配。組~。
⒌衣服:服~。中山~。春秋~。
⒍修飾,裱襯:~飾。~點。~裱。~潢。
⒎訂製成冊、籍:~訂。精~。平~本。
⒏假作,故意做作:假~。~模作樣。~聾作啞。~腔作勢。
⒐[裝備]生產上或軍事上必需備有的東西:農業~備。國防~備。
⒑[裝幀]通常指書畫刊物等的裝潢設計,包括封面、版面、插圖、裝訂等的設計。
────────────────—
裝zhuāng
飾字起名字解析

飾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飾字的筆畫:【8畫】
飾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飾字的拼音:【shi】
飾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1427第31
飾:裝修得好看。指裝飾品。(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0次)
飾
(形聲。從巾,從人,食聲。人佩巾有裝飾作用。本義:刷拭)
同本義 [brush]
飾,刷也。--《說文》。按,字亦作拭。
凡祭祀,飾其牛牲。--《周禮·地官·封人》
裝飾;修飾 [adorn;dress up]
運而有光者,飾也。--《大戴禮記·勸學》
共粉飾之,如嫁女床席。--《史記·滑稽列傳》
豹飾。--《禮記·玉藻》
君子不以紺緅飾。--《論語》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後漢書·張衡傳》
若稍飾以樓觀亭榭,與江山相發揮,自當高出金山之上矣。--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飾車(有彩漆文飾之車。大夫以上所乘);飾說(修
飾shi
⒈裝修得好看:裝~。修~。粉~。
⒉指裝飾品:首~。服~。
⒊假托,遮掩:~詞。掩~。文過~非。
⒋扮演:她在這個劇裡~主角。
────────────────—
飾chi 1.整治;整頓。 2.端正;謹慎。 3.戒備。
工字起名字解析

工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工字的筆畫:【3畫】
工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工字的拼音:【gōng】
工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012,第05捲上,工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25第01
工:本義指工匠的曲尺。後也有生產(如開工),精巧(如工致),善於,善長(如工於書畫)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400次)
程字起名字解析

程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程字的筆畫:【12畫】
程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程字的拼音:【cheng】
程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432,第07捲上,禾部第81字 [康熙字典]:頁854第10
程:指規章、典範、次序等。象徵道路、前途。(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7390次)
程
(形聲。從禾,呈聲。本義:稱量穀物,並用作度量衡的總名)
度量衡的總稱 [a general name of measurements of all kinds]
按度程。--《禮記·月令》
程者,物之準也。--《荀子·致仕》
法式;章程,規格 [rules;regulations]
張蒼定章程。--《漢書·高帝紀》
又如:章程(書面寫定的組織規程或辦事條例);程考(按科舉常規考試);程品(法式;規範);程法(程式;法則)
典範;法度 [model;law;standard]
匪先民是程。--《詩·小雅》
後世以為法程。--《呂氏春秋·慎行》
又如:程律(法律);程墨(作為範本閱讀的八股文選集)
限度;期限
有字起名字解析

有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有字的筆畫:【6畫】
有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有字的拼音:【yǒu】
有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9,第07捲上,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4第20
有:有字的本義是具有或擁有,取名時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飾詞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5800次)
有
(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眾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裡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無"相對。
1〈表〉所屬:她~部錄像機。
2〈表〉存在:~見解。~希望。~花~草。
3〈表〉發生和出現:他~傷了。情況~了變化。
4〈表〉估量或比較:這隻雞~五斤多。他~你那樣高了。
5〈表〉大或多:~把年紀。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於某些動詞前面。〈表〉客氣:~請。~坐。~勞。
⒊佔據:占~。孫權據~江東。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時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漢語詞頭,作助詞(無義):~夏。~周。
⒍[有為]有作為。
⒎[有方]得法。得當。
⒏[有傾]不多久,過了一會兒。
⒐[有司]〈古〉稱官吏。
⒑[有限]
1有條件的,有邊際的,可以窮盡的:~限公司。
2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ou同"又"。還有,再加上:三十~六。
限字起名字解析

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限字的筆畫:【8畫】
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限字的拼音:【xian】
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81,第14卷下,阜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1350第07
限:定範圍;指定的範圍;範圍的極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60次)
限
(形聲。從阜,艮聲。阜,土山,與山勢有關。本義:阻隔)
同本義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說文》
限之以大故。--《楚辭·懷沙》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又如:限絕(隔絕);限隔(阻隔;隔絕);限帶(阻隔圍繞);限難(阻難)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杜甫《別贊上人》
又如:限狀(限期完成公務的文書)
限
險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戰國策》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內交。--《廣東軍務記》
不可限以時月。--宋·沈
限xian
⒈定範圍:~制。~定。~期完成。
⒉指定的範圍:界~。期~。權~。
⒊險阻:巫山之~。
⒋[限額]規定的數額。
⒌〔限度〕範圍的極限:最大~度。最低~度。
公字起名字解析

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公字的筆畫:【4畫】
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公字的拼音:【gōng】
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716,第02捲上,八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126第28
公:公字的本義是指正直無私。在引申義中,公字又表示公事、公然等義,有時也指人。指人時,情況較為複雜。如古時對人尊稱為公,也稱祖父或父親、丈夫的父親為公,有時則指雄性的動物,如公雞、公牛等。另外,古時還把一種封爵稱為公,地位在王爵和侯爵之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80次)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
司字起名字解析

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司字的筆畫:【5畫】
司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司字的拼音:【sī】
司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741,第09捲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03
司: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本義:職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10次)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