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眾和升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姓名含義解釋,取名用字解釋【雲南眾和升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雲字起名字解析

雲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雲字的筆畫:【4畫】
雲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雲字的拼音:【yun】
雲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86第08
雲:雲在古代有兩種寫法,一是雲,意思有說話,如熟語子曰詩雲;一是霎,指雲彩。現代漢語裡則簡化統一為雲。人名用雲字,一般是取雲彩的意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05690次)
雲
(象形。《說文》:古文字形。像雲回轉形。「雲」為會意字,從雨,從雲。本義:雲彩。這個意義後作「雲」)
同本義 [cloud]
大氣中的水蒸氣,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與雨共存時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做雲
雲,山川氣也。--《說文》
地氣上為雲。--《素問·陰陽應像大論》
有其狀若懸於而赤,其名曰雲。--《呂氏春秋·明理》
雲集響應。--漢·賈誼《過秦論》
雲歸而巖穴瞑。--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雲瞑(古樂器名);雲根(山石。古人認為雲是從山石中產生的,故稱);雲?(傳說中的雲車);雲狐(用腦門和股兩處的狐皮拼成雲形花
雲(雲)yun
⒈水蒸氣上升遇冷凝集成水滴或冰晶,成團的在空中飄浮:白~。烏~。〈喻〉眾多:~集。
⒉[~南省]的簡稱。
⒊說:人~亦~。不知所~。
⒋文言助詞(無義):~何難吁矣。日~暮矣。蓋記時也~。
⒌有:其~益乎?
⒍[云云]如此如此的意思。
⒎[~漢]
1銀河。也叫"天河"。
2高空。
南字起名字解析

南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南字的筆畫:【9畫】
南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南字的拼音:【nan】
南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855,第06卷下,×部第6字 [康熙字典]:頁157第05
南:方向,跟北相對。(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93200次)
南無 na
[梵namas] 佛學用語又作南牟。佛教徒稱合掌稽首為「南無」,並常用來加在佛名、菩薩名或經典名之前,表示對佛法的一種尊敬
南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鍾鎛之類的樂器。1本義:樂器。《詩·小雅·鼓鍾》:「以雅以南。」2方位詞)
方位名。和「北」相對 [south]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說文》
出戶南望。--晉·干寶《搜神記》
南撫夷越。--《三國誌·諸葛亮傳》
旌麾南指。--《資治通鑒》
南極瀟湘。--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南薰(借指從南面刮來的風);南離(南方)
南方;南面 [South]
阮仲容步兵居道
南nan方向,跟"北"相對。早晨面對太陽時,右手的一邊:~面。東~風。坐北朝~。
────────────────—
南nā 1.見"南無"。
眾字起名字解析

眾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眾字的筆畫:【6畫】
眾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眾字的拼音:【zhong】
眾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96第12
眾:多,許多;許多人。(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820次)
眾
(會意。「眾」從三人。「三」表示眾多。「眾」表示眾人站立。「小
和字起名字解析

和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和字的筆畫:【8畫】
和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和字的拼音:【he】
和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845,第02捲上,口部第67字 [康熙字典]:頁185第01
和:和字的原義是指和諧,協調。此外,和字也指溫柔,溫和、和緩、謙和、唱和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95760次)
和
和諧;協調。 [harmonious;coordinated]
和,相應也。--《說文》
和,諧也。--《廣雅》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鄭風·蘀兮》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與謳謠乎相龢。--《文選·王褒·洞簫賦》
和五聲。--《呂氏春秋·慎行論》
聖人為能和。
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諧、合好的吉日);和合會(合好;和諧);和令(和諧暢適);和比(和諧)
和順;平和 [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稱和衷共濟,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濟艱難);和昶(和暢);和直(
和(龢)he
⒈音樂和諧:音聲相~。〈引〉和睦,協調:~諧。百姓~。
⒉溫柔,不猛烈:溫~。柔~。~顏悅色。~氣致祥。[和平]
1沒有戰爭:~平共處。
2溫和,不猛烈:藥性~平。
⒊平息爭端:~解。講~。媾~。
⒋不分勝負:~棋。
⒌攙入,連同:攙~。~衣而睡。~盤托出(連盤子一起托出來。〈喻〉全部拿出來或完全說出來)。
⒍介詞。對,向:~小孩講話,要講得通俗易懂。
⒎連詞。跟,同,與:雲~月。你~他。
⒏數學上指兩個數或兩個以上的數加起來的總數:三跟五的~是八。二加三加四的~是九。
────────────────—
和he跟著唱:一唱百~。曲高~寡。〈引〉依照別人詩詞的格律或題材而寫作:~詩。奉~一首。
────────────────—
和hu
⒈打牌用語:〈表〉贏了:~牌。我~了。
────────────────—
和huo攪拌,揉弄:~泥灰。~麵團。
────────────────—
和huo
⒈攙雜在一起或加水攪拌:~藥。~稀泥(〈喻〉放棄原則,調和折中)。
⒉量詞。洗衣服等換水的次數:衣服已洗三~。
⒊量詞。熬藥加水所熬的次數:頭~藥。三~藥。
升字起名字解析

升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升字的筆畫:【4畫】
升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升字的拼音:【shēng】
升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456,第14捲上,斗部第17字 [康熙字典]:頁156第03
升:向上,上升,提高,昇華。意為晉陞、向上。(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54130次)
升
(象形。本義: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容量單位 [liter, litre]
升,十龠也。從斗,亦象形。--《說文》。按,十合也。
兩匊謂之升。--《小爾雅》
蕃衍盈升。--《詩·唐風·椒聊》
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鬥。公制一升為1000毫升,合一市升。今公制與市制相同。如:升斛(升與斛的合稱);升合(一升一合。比喻數量很小);升勺(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數量很少);升合之利(微利)
量酒的單位
賜酒日二升,肉二斤。--《墨子》
量器 [sheng, a unit of dry measure for grain]
忽見石窠中有二卵大如升。--晉·陶潛《搜神後記》
古代布八十
升shēng
⒈容量單位。一市~與一公~相等。一市~等於十合。
⒉量糧食的器具:拿~來量米。
⒊登,向上,登上:上~。~高。太陽~。~堂入室。
⒋提高:~級。~官。
⒌[昇平]太平:喜遇~平。
⒍[昇華]固體不經過液態階段而直接轉變為氣體的現象。〈喻〉事物的精煉與提高。
企字起名字解析

企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企字的筆畫:【6畫】
企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企字的拼音:【qǐ】
企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928,第08捲上,人部第5字 [康熙字典]:頁95第04
企:本義:踮起腳跟。打算,圖謀。(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550次)
企〈動〉
(會意。從人,從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個人,下面是「止」(腳),表示這個人在踮起後腳跟,有企立、企足的意思。本義:踮起腳跟)
同本義 [stand on tiptoe]
企,舉踵也。--《說文》
企者不立。--《老子》
日夜企而望歸。--《漢書·高帝紀》
渠黃不能企其景。--郭璞《江賦》
又如:企望(舉起腳跟而望);企仰(踮起腳來仰望);企足(踮起腳)
立,站立 [stand]
鳥企山峙。--三國 魏·何晏《景福殿賦》
又如:企予(踮起腳後跟站著);企立(站立)
企望,盼望 [anxiously expect;look forward to]。如:企懷(盼望懷念);企竦(企望而出神)
企qǐ
⒈踮起腳後跟,盼望, 仰望:~盼。~望。~待。
⒉[企圖]打算,圖謀。
⒊[企業]從事生產、運輸或服務性活動等經濟單位,如工廠、礦山、鐵路等單位:加強~業管理。
業字起名字解析

業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業字的筆畫:【5畫】
業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業字的拼音:【ye】
業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78第02
業:業字除「已經」的意義外,其他的意義尚有:事業、功業、基業。(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7210次)
業
(象形。從丵,從巾叢生草。巾象版。本義:古時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版,刻如鋸齒狀,用來懸掛鐘磬)
版,大版 [board]
古代覆在懸掛鐘、鼓等樂器架橫木上的裝飾物,刻如鋸齒形,塗以白色
業,大版也。所以覆縣鐘鼓之栒,捷業如鋸齒,以白畫之。從丵,象其鉏鋙相承也。--《說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崇牙樹羽。--《詩·周頌·有瞽》。毛傳:「業,大板也,所以飾栒為縣也…植者為虛,衡者為栒。」
築牆版
大版謂之業。繩之,謂之縮之。--《爾雅》。郭璞注:「築牆版也。」
古代書冊之版
先生問焉,終則對,請業則起,請益則起。--《禮記
業(業)ye
⒈事情,所從事的工作:事~。創~。功~。
⒉生產或經濟部門:農~。工~。行~。商~。
⒊職務,工作崗位:職~。就~。轉~。
⒋學習的功課:學~。畢~。
⒌財產:產~。家~。
⒍從事:~農。~工。
⒎已經:~已。~經。
⒏梵語"羯磨"的義譯,意為"造作"。佛教稱人的言行、思念為業。分身~、口~、意~,統稱三~。又分善與惡,一般都指惡~。
⒐[業績]事業和功績。
⒑[業業]
1高大健壯的樣子:四牡~ ~。
2擔心害怕的樣子:兢兢~ ~。
集字起名字解析

集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集字的筆畫:【12畫】
集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集字的拼音:【ji】
集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1365第15
集:意為聚,合,會合,總合,成就,完成,聚集。(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030次)
集
同本義 [perch]
集,群鳥在木上也。--《說文》
集,會也。--《爾雅》
集於苞栩。--《詩·唐風·鴇羽》
黃鳥于飛,集於灌木。--《詩·周南·葛覃》
又如:集隼(棲息的隼鳥);集鳳(鳳停於樹)
引申為停留 [stay]
人皆集於苑,己獨集於枯。--《國語》
齊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
沙鷗翔集。--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可不釋。--《聊齋誌異·促織》
集合;聚集;收集 [assemble;collect;gather]
人皆集於苑。--《國語·晉語》
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資治通鑒》
皆
集ji
⒈聚,合,會合,總合:~中。~聚。~會。~合。聚~。~腋成裘。
⒉多篇著作彙編成的書:短篇小說選~。詩歌~。民間故事~。
⒊較長的書或影片的一部分:上~。第八~。
⒋定期交易的市場:~市。去趕~。
⒌群鳥停在樹上:~苑~枯。黃鳥于飛,~於灌木。〈引〉停留:~止。
⒍完成,成功:大業將~。今日之事幸而~(幸:僥倖)。
⒎[集體]許多人組成的整體,跟"個人"相對:~體利益。
團字起名字解析

團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團字的筆畫:【6畫】
團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團字的拼音:【tuan】
團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217第06
團:圓形。也指結成球形的東西。引申為聚集,聯合,集合。(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620次)
團
(形聲。從囗,專聲。本義:圓)
同本義 [round;circular]
團,圓也。--《說文》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文選·班婕妤·怨歌行》
又如:團扇(圓形的扇子。古代多用於帝王宮內,又稱宮扇);團領(圓領);團欒(形容圓的樣子);團茅(團苞,團焦。圓形草屋);團城(北京故宮西北、北海南門口的圓形圍城)
有點圓 [roundish]。如:團臉
團
把東西揉弄成圓球形 [roll;roll sth. Into a ball]。如:團搦(團弄,擺弄);團搦(擺弄);團紙團兒;團藥丸
圍繞 [enclose]。如:團團轉
聚集,集合 [gather]
眾賓團坐。--《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團(團、
⒉糰)tuan
⒈圓形:~扇。
⒉結成球形的東西。〈引〉堆:飯~。面~兒。菜~子。毛線~。一~和氣。
⒊聚集,聯合,集合:~聚。~結。~圓。
⒋有組織的集體:劇~。兒童~。
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簡稱:她是~員。
⒍軍隊的編制單位,它是師的下一級,營的上一級。
⒎量詞。用於成團的:一~絲線。兩~繩索。
⒏[團拜]機關團體在元旦或春節時集體相聚並互相祝賀。
⒐[團體]有共同目的、共同志趣之人結合在一起的集體。
有字起名字解析

有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有字的筆畫:【6畫】
有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有字的拼音:【yǒu】
有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9,第07捲上,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4第20
有:有字的本義是具有或擁有,取名時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飾詞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5800次)
有
(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眾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裡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無"相對。
1〈表〉所屬:她~部錄像機。
2〈表〉存在:~見解。~希望。~花~草。
3〈表〉發生和出現:他~傷了。情況~了變化。
4〈表〉估量或比較:這隻雞~五斤多。他~你那樣高了。
5〈表〉大或多:~把年紀。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於某些動詞前面。〈表〉客氣:~請。~坐。~勞。
⒊佔據:占~。孫權據~江東。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時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漢語詞頭,作助詞(無義):~夏。~周。
⒍[有為]有作為。
⒎[有方]得法。得當。
⒏[有傾]不多久,過了一會兒。
⒐[有司]〈古〉稱官吏。
⒑[有限]
1有條件的,有邊際的,可以窮盡的:~限公司。
2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ou同"又"。還有,再加上:三十~六。
限字起名字解析

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限字的筆畫:【8畫】
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限字的拼音:【xian】
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81,第14卷下,阜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1350第07
限:定範圍;指定的範圍;範圍的極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60次)
限
(形聲。從阜,艮聲。阜,土山,與山勢有關。本義:阻隔)
同本義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說文》
限之以大故。--《楚辭·懷沙》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又如:限絕(隔絕);限隔(阻隔;隔絕);限帶(阻隔圍繞);限難(阻難)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杜甫《別贊上人》
又如:限狀(限期完成公務的文書)
限
險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戰國策》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內交。--《廣東軍務記》
不可限以時月。--宋·沈
限xian
⒈定範圍:~制。~定。~期完成。
⒉指定的範圍:界~。期~。權~。
⒊險阻:巫山之~。
⒋[限額]規定的數額。
⒌〔限度〕範圍的極限:最大~度。最低~度。
公字起名字解析

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公字的筆畫:【4畫】
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公字的拼音:【gōng】
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716,第02捲上,八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126第28
公:公字的本義是指正直無私。在引申義中,公字又表示公事、公然等義,有時也指人。指人時,情況較為複雜。如古時對人尊稱為公,也稱祖父或父親、丈夫的父親為公,有時則指雄性的動物,如公雞、公牛等。另外,古時還把一種封爵稱為公,地位在王爵和侯爵之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80次)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
司字起名字解析

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司字的筆畫:【5畫】
司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司字的拼音:【sī】
司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741,第09捲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03
司: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本義:職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10次)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