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市麗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姓名含義解釋,取名用字解釋【瀏陽市麗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瀏字起名字解析

瀏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瀏字的筆畫:【9畫】
瀏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瀏字的拼音:【liu】
瀏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623第17
瀏:水流清亮的樣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980次)
瀏
通「漻」。水深而清澈 [(of water) clear and deep]
溱與洧,瀏其清矣。--《詩·鄭風·溱有》
如:瀏如(清澈貌);瀏濫(清淨而氾濫)
風疾速的樣子 [(wind) speedy]
白露紛以塗塗兮,秋風瀏以蕭蕭。--《楚辭》
又如:瀏瀏(風疾的樣子);瀏飆,瀏飆(疾風,暴風)
風輕吹的樣子 [softly blow]。如:瀏漂(隨風漂流的樣子);瀏蒞(風吹林木的聲音);瀏若清風
瀏(瀏)liu
⒈水流清亮的樣子。
⒉風刮得緊的樣子。
⒊[瀏覽]粗略地觀看:~覽一過。
────────────────—
瀏liū 1.溜。偷偷地走開。
陽字起名字解析

陽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陽字的筆畫:【6畫】
陽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陽字的拼音:【yang】
陽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1347第07
陽:指陽光,引申指溫暖,明亮,雙音節詞有艷陽、陽春等。此外,陽是我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概念,指存在於宇宙間一切事物中的兩大對立統一面之一。(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84270次)
陽
(形聲。從阜,昜聲。從阜,與山有關。本義:山南水北)
同本義 [south of a hill or north of a river]
陽,高明也。--《說文》
山南為陽,水北為陽。--《谷梁傳·僖公二十八年》
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爾雅》
利刊陽木而火之。--《周禮·柞氏》。注:「生於山南為陽木。」
河陽之北。--《列子·湯問》
華山之陽。--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陽谷皆入汶。--清·姚鼐《登泰山記》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
又如:衡陽(在衡山之南),洛陽(在洛河之北);陽陸(山之南);陽瀕(水之北岸);陽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陽木(山南之木
陽(陽)yang
⒈跟"陰"相對。〈古〉我國哲學家把一切事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統一的範疇:火為~,水為陰。背為~,胸為陰。胸為~,腹為陰。
⒉指太陽:~光。向~花。
⒊明亮,溫暖:多~。
⒋凸出的,外露的:~文。~溝。~奉陰違。
⒌帶正電的:~電。~極。
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地名。在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市(在河南省洛水之北)。
⒎迷信者所謂"屬於活人與人世"的:~壽。~間。
⒏男性生殖器:~物。
⒐[陽性]
1顯露出來的:化驗~性。
2雄性,男性的。
⒑〈古〉通"佯"。假裝。
市字起名字解析

市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市字的筆畫:【5畫】
市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市字的拼音:【shi】
市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306,第05卷下,部第2字 [康熙字典]:頁328第03
市:做買賣的場所。後發展為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文化、工商業發達之地。(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630次)
市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場嘈雜聲。本義:市場)
同本義 [market]
市,買賣之所也。--《說文》。按,古者神農作市,或曰祝融也。
市者,貨之準也。--《管子·乘馬》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周禮·司市》
因井田以為市,故俗語曰市井。--《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注
肆之市朝。--《論語》
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市南門外泥歇。--唐·白居易《賣炭翁》
置於市,賈十倍。--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市征(市場的
市shi
⒈做買賣的場所:~場。~井。菜~。肉~。
⒉買,交易:~馬。~惠。~恩(討好,收買)。互~。
⒊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文化、工商業發達之地:都~。城~。整治~容。
⒋行政區域單位(有直轄市、省轄市等):北京~。海口~。
⒌我國度量衡中屬於市制的:~尺。~鬥。~秤。~斤。
麗字起名字解析

麗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麗字的筆畫:【7畫】
麗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麗字的拼音:【li】
麗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81第04
麗:美麗,漂亮。在古代漢語中,麗有成雙成對的意思,是典型女子名用字。常用詞組有:美麗、秀麗、明麗、絢麗、富麗麗質(女子美好的品貌)、風和日麗。(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096390次)
麗
通「罹」。遭遇;落入 [fall into]
魚麗於罶。--《詩·小雅·魚麗》
麗水
[Lishui county] 縣名。在浙江省南部,甌江中游
麗
(形聲。從鹿,麗聲。其字本作「麗」,後加「鹿」,成為形聲字。鹿形麗聲,鹿成對,並駕。本義:成群;結伴;成對)
成對。後作「儷」 [forming a pair or couple;in pair]
麗,兩也。--《小爾雅·廣言》
麗鉤芒與驂蓐收兮。--《漢書·揚雄傳上》。師古曰:「麗,並駕也。」
麗馬一圉。--《周禮·夏官·校人》
良馬五之。--《詩·鄘風·干旄》。孔穎達疏引三國魏·王肅曰:「夏後氏駕兩謂之麗。」
麗(麗)li
⒈[高麗]朝鮮歷史上的王朝,舊時習慣上沿用稱呼朝鮮為"高麗"。
⒉[麗水]地名。在浙江省。
────────────────—
麗(麗)li
⒈漂亮,好看:~人。太美~。非常壯~。風和日~。
⒉附著:附~。
⒊見likz。
────────────────—
麗lǐ 1.數目。
民字起名字解析

民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民字的筆畫:【5畫】
民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民字的拼音:【min】
民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8314,第12卷下,民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98第01
民:意為民眾、人民、百姓、民俗。(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25730次)
民
(指事。從古文之象。古文從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與君、官對稱)
同本義 [common people]
民,眾萌也。從古文之象。--《說文》。按,古文從母。取蕃育也,上下眾多意,指事。
民,氓也。--《廣雅》。按,土著者曰民,外來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谷梁傳·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傳·桓公六年》
無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左傳·閔公元年》
黎民阻饑。--《書·舜典》
民不適有居。--《書·盤庚上》
哀我征夫,獨為匪民。--《詩·小雅·何草不黃》
民可使由之,
民min
⒈〈古〉指奴隸或沒做官的眾百姓。現指人民,即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基本成員:擁政愛~。軍~魚水情。
⒉指人或人群:~眾。居~。~族。
⒊勞動大眾的:~歌。~間故事。
⒋從事某項工作的人:農~。漁~。鹽~。
⒌非軍事的:~用。~航。
⒍通"苠" :~高粱。
⒎[民主]
1指人民有管理國家和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加強~主和法制建設。
2根據大多數群眾意願處理問題的工作方式:~主氣氛。~主作風。辦事~主。
────────────────—
民mian 1.通"綿"。參見"民民"。 2.通"眠"。
農字起名字解析

農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農字的筆畫:【6畫】
農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農字的拼音:【nong】
農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130第19
農:意為從事農業勞動的人。(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9750次)
農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林,從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進行農耕,必先伐木開荒,故從「林」;古代以蜃蛤的殼為農具進行耕耨,故從「辰」。小篆認為從晨,囟聲。從「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義:耕,耕種) 同本義 [till]
農,耕也。--《說文》。按,耕必作於晨,故從晨。
闢土植谷曰農。--《漢書·食貨志》
農,天下之大本也。--《漢書·文帝紀》
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晁錯《論貴粟疏》
毆民而歸之農。--漢·賈誼《論積貯疏》
又如:農家子(村野耕作之人);農輿(耕作用的車);農戰(從事農耕,以為攻戰之本);農月(立夏以後
農(農、農)nong
⒈種莊稼,種莊稼的:~活。~業。務~。
⒉農民:貧~。菜~。工~聯盟。亦工亦~。
業字起名字解析

業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業字的筆畫:【5畫】
業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業字的拼音:【ye】
業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78第02
業:業字除「已經」的意義外,其他的意義尚有:事業、功業、基業。(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7210次)
業
(象形。從丵,從巾叢生草。巾象版。本義:古時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版,刻如鋸齒狀,用來懸掛鐘磬)
版,大版 [board]
古代覆在懸掛鐘、鼓等樂器架橫木上的裝飾物,刻如鋸齒形,塗以白色
業,大版也。所以覆縣鐘鼓之栒,捷業如鋸齒,以白畫之。從丵,象其鉏鋙相承也。--《說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崇牙樹羽。--《詩·周頌·有瞽》。毛傳:「業,大板也,所以飾栒為縣也…植者為虛,衡者為栒。」
築牆版
大版謂之業。繩之,謂之縮之。--《爾雅》。郭璞注:「築牆版也。」
古代書冊之版
先生問焉,終則對,請業則起,請益則起。--《禮記
業(業)ye
⒈事情,所從事的工作:事~。創~。功~。
⒉生產或經濟部門:農~。工~。行~。商~。
⒊職務,工作崗位:職~。就~。轉~。
⒋學習的功課:學~。畢~。
⒌財產:產~。家~。
⒍從事:~農。~工。
⒎已經:~已。~經。
⒏梵語"羯磨"的義譯,意為"造作"。佛教稱人的言行、思念為業。分身~、口~、意~,統稱三~。又分善與惡,一般都指惡~。
⒐[業績]事業和功績。
⒑[業業]
1高大健壯的樣子:四牡~ ~。
2擔心害怕的樣子:兢兢~ ~。
科字起名字解析

科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科字的筆畫:【9畫】
科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科字的拼音:【kē】
科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431,第07捲上,禾部第80字 [康熙字典]:頁850第20
科:意為科學、科考、成功、學科。(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43300次)
科〈名〉
(會意。從禾,從鬥。「斗」的意思是「量」。合起來指衡量、分別谷子的等級品類。本義:品類,等級)
同本義 [sort]
科,程也。--《說文》
為力不同科。--《論語·八佾》
與此同科。--《論衡·幸偶》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巧曹》
又如:科品(種類;等級);科榮(科第榮華);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員的品級爵位)
法令;刑律 [laws and regulations]
三儀同科。--《太玄·玄離》。注:「法也。」
從水之科滿。--《太玄·從》。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諸葛亮《出師表》
又如
科kē
⒈類別:
1課程、學術或業務的分類:文~。理~。兒~。婦~。
2機關、企業、事業等內部組織的劃分:衛生~。業務~。財會~。
3生物的分類單位之一:虎屬於食肉目,貓~。水稻屬於穎花目,禾本~。
⒉法律條文:作奸犯~。~教嚴明,賞罰必信(信:守信)。
⒊徵稅,判罪:~稅。~以罰款。~與徒刑。
⒋戲劇中演員的動作、表情:插~打諢(諢:開玩笑的話)。
⒌[科學]
1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
2合乎科學的:~學種田。
⒍[科舉]隋、唐至清朝,為鞏固其封建統治而設立的考選文武官吏的制度。
⒎[科場]科舉考試的場所。
⒏[科技]科學技術。
────────────────—
科ke 1.滋生;發棵。
技字起名字解析

技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技字的筆畫:【7畫】
技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技字的拼音:【ji】
技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982,第12捲上,手部第196字 [康熙字典]:頁420第02
技:本義指技藝,技巧,才藝,才能,本領。(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200次)
技
(形聲。從手,支聲。本義:技藝,技巧,才藝)
同本義 [artistry;ability;skill;art;technique]
技,巧也。--《說文》
尚技而賤車。--《禮記·坊記》。注:「猶藝也。」
無他撫。--《大學》
他技,奇巧異端也。--《公羊傳·文公十二年》注
人多技巧。--《老子》。注:「工匠之巧也。」
能有所藝者技也。--《莊子·天地》
道也,進乎技矣。--《莊子·養生主》
技蓋至於此。--《莊子·養生主》
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技之奇妙。--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技亦靈怪。--明·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
技ji
⒈手藝,才能,本領:~藝。~能。~巧。魔術雜~。絕~表演。一~之長。
⒉[技術]
1操作、表演等的技巧:她炒菜的~術很高明。
2人類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中所積累起來的知識和經驗:生產~術。管理~術。~術革新。
⒊[技癢]極想把自己的技能顯示出來。
────────────────—
技qi 1.不端。
有字起名字解析

有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有字的筆畫:【6畫】
有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有字的拼音:【yǒu】
有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9,第07捲上,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4第20
有:有字的本義是具有或擁有,取名時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飾詞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5800次)
有
(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眾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裡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無"相對。
1〈表〉所屬:她~部錄像機。
2〈表〉存在:~見解。~希望。~花~草。
3〈表〉發生和出現:他~傷了。情況~了變化。
4〈表〉估量或比較:這隻雞~五斤多。他~你那樣高了。
5〈表〉大或多:~把年紀。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於某些動詞前面。〈表〉客氣:~請。~坐。~勞。
⒊佔據:占~。孫權據~江東。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時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漢語詞頭,作助詞(無義):~夏。~周。
⒍[有為]有作為。
⒎[有方]得法。得當。
⒏[有傾]不多久,過了一會兒。
⒐[有司]〈古〉稱官吏。
⒑[有限]
1有條件的,有邊際的,可以窮盡的:~限公司。
2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ou同"又"。還有,再加上:三十~六。
限字起名字解析

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限字的筆畫:【8畫】
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限字的拼音:【xian】
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81,第14卷下,阜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1350第07
限:定範圍;指定的範圍;範圍的極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60次)
限
(形聲。從阜,艮聲。阜,土山,與山勢有關。本義:阻隔)
同本義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說文》
限之以大故。--《楚辭·懷沙》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又如:限絕(隔絕);限隔(阻隔;隔絕);限帶(阻隔圍繞);限難(阻難)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杜甫《別贊上人》
又如:限狀(限期完成公務的文書)
限
險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戰國策》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內交。--《廣東軍務記》
不可限以時月。--宋·沈
限xian
⒈定範圍:~制。~定。~期完成。
⒉指定的範圍:界~。期~。權~。
⒊險阻:巫山之~。
⒋[限額]規定的數額。
⒌〔限度〕範圍的極限:最大~度。最低~度。
公字起名字解析

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公字的筆畫:【4畫】
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公字的拼音:【gōng】
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716,第02捲上,八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126第28
公:公字的本義是指正直無私。在引申義中,公字又表示公事、公然等義,有時也指人。指人時,情況較為複雜。如古時對人尊稱為公,也稱祖父或父親、丈夫的父親為公,有時則指雄性的動物,如公雞、公牛等。另外,古時還把一種封爵稱為公,地位在王爵和侯爵之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80次)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
司字起名字解析

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司字的筆畫:【5畫】
司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司字的拼音:【sī】
司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741,第09捲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03
司: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本義:職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10次)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