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國眾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姓名含義解釋,取名用字解釋【湖北國眾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湖字起名字解析

湖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湖字的筆畫:【12畫】
湖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湖字的拼音:【hu】
湖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219,第11捲上,水部第274字 [康熙字典]:頁637第04
湖:意指陸地上聚積的大水。(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860次)
湖〈名〉
(形聲。從水,胡聲。本義:陸地上聚積的大水體)
湖泊,積水的大泊 [lake]
湖,大陂也。--《說文》
揚州浸有五湖。浸,川澤所仰以灌溉也。--《周禮·職方》。按:古言鴻隙大陂,言汪汪千頃陂,皆謂大池也。凡大澤蓄水,南方名曰湖。」
江海陂湖園池。--《漢書·元帝紀》。注:「深水也。」
戰於五湖。--《國語·越語》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膠(湖水結冰);湖埭(湖的堤壩);湖海(湖與海的合稱;泛指天下之地)
古州名 [Hu prefecture]。隋仁壽二年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吳興縣。指浙江省的湖州市。如:湖絲(浙江湖州市生產的蠶絲)
古縣名
湖hu
⒈陸地上聚積的大水:~泊。西~。莫愁~。
⒉[湖色]淡綠色。
北字起名字解析

北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北字的筆畫:【5畫】
北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北字的拼音:【běi】
北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205,第08捲上,北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52第25
北:意為北方,又有遼闊之意。(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960次)
北
方位名。與「南」相對 [north]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為南北之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王力按,山北為陰,山南為陽,老子的話等於說萬物負背而抱南。
然則北通巫峽。--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宋·蘇軾《石鍾山記》
沛公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又北向。--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正北;西北;東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陽市北。東漢及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泛指墓地);北闈(清代在順天(今北京)的鄉試稱「北闈」,在江寧(今南京)的鄉試稱「南闈
國字起名字解析

國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國字的筆畫:【8畫】
國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國字的拼音:【guo】
國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218第04
國:在現代漢語裡,國的意義很簡單,指國家,古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觀.國家正是表達這種人生觀較高層內容的最好材料,因而多用於人名,用以表現宏偉抱負。(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870080次)
國
(會意。從「囗」,表示疆域。從或(即「國」)。「或」亦兼表字音。本義:邦國)
周代,天子統治的是「天下」,略等於現在說的「全國」 [state]
國,邦也。--《說文》
以佐王治邦國。--《周禮·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國。」
方千里曰國畿,詛祝以敘國之信用,以資邦國之劑信。--《周禮·大司馬》。注:「國謂王之國;邦國,謂諸侯國也。」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丘也聞有國有邦者。--《論語·微子》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左傳·莊公十年》
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漢·賈誼《
國(國、國)guo
⒈國家:愛~。~營。建設祖~。[國家]
1它是一個或一些階級壓迫另外的階級的工具,是暴力的機器。主要由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組成。
2一個國家獨有的佔領區域。
⒉屬於本國的:~旗。~徽。~產品。
⒊地區:北~風光。
⒋京城,首都:~門。~都。
⒌〈古〉我國諸侯或王侯的封地:楚~。齊~。秦~。
⒍[國手]原指棋藝高超,後泛指精通某種技能、屬國內第一流的人。
⒎[國是]國事,國家大計。
⒏[國際]國與國之間的或與世界各國有關的。
⒐[國際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及勞動人民,為維護共同的革命利益和反對共同的階級敵人,而實行國際團結、互相支持的思想。
眾字起名字解析

眾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眾字的筆畫:【6畫】
眾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眾字的拼音:【zhong】
眾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96第12
眾:多,許多;許多人。(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820次)
眾
(會意。「眾」從三人。「三」表示眾多。「眾」表示眾人站立。「小
工字起名字解析

工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工字的筆畫:【3畫】
工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工字的拼音:【gōng】
工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012,第05捲上,工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25第01
工:本義指工匠的曲尺。後也有生產(如開工),精巧(如工致),善於,善長(如工於書畫)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400次)
程字起名字解析

程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程字的筆畫:【12畫】
程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程字的拼音:【cheng】
程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432,第07捲上,禾部第81字 [康熙字典]:頁854第10
程:指規章、典範、次序等。象徵道路、前途。(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7390次)
程
(形聲。從禾,呈聲。本義:稱量穀物,並用作度量衡的總名)
度量衡的總稱 [a general name of measurements of all kinds]
按度程。--《禮記·月令》
程者,物之準也。--《荀子·致仕》
法式;章程,規格 [rules;regulations]
張蒼定章程。--《漢書·高帝紀》
又如:章程(書面寫定的組織規程或辦事條例);程考(按科舉常規考試);程品(法式;規範);程法(程式;法則)
典範;法度 [model;law;standard]
匪先民是程。--《詩·小雅》
後世以為法程。--《呂氏春秋·慎行》
又如:程律(法律);程墨(作為範本閱讀的八股文選集)
限度;期限
機字起名字解析

機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機字的筆畫:【6畫】
機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機字的拼音:【jī】
機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531,第06捲上,木部第138字 [康熙字典]:頁510第12
機:本義指弓弩上發射箭的機關。後也引申為關鍵,要點,如生機;也有靈巧的意思,如機靈,機敏;此外還有事務的意思,如日理萬機。(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720次)
機
木名。榿木樹 [long penduncled alder]
機,機木。從木,幾聲。--《說文》
單狐之山多機木。--《山海經·北山經》。注:「似榆,可燒,以糞稻田。」
春機楊柳。--左思《蜀都賦》
通「幾」。几案,小桌子 [small table]
奔其機。--《易·渙》。注:「承物者也。」
公子牟隱機大息,仰天而笑。--《莊子·秋水》
圍巾幾(機)筵。--《左傳·昭公元年》
又如:機杖(几案與手杖);機案(泛指案桌);機筵(几案和坐席);機榻(几案與床榻)
機
(形聲。從木,幾(襪??)聲。本義:弓弩上的發射機關。按:「機」與「機」古代是兩個字。「機
機(機)jī
⒈〈古〉弓弩上發射箭的機關:操弓關~。〈引〉作戰設備或其它機械。又特指織布機。
⒉關鍵,要點:生~。危~。治亂之~。〈引〉
1保密的或有重要關係的環節:~密文件。軍~大事。
2正合適的時候:~會。時~。隨~應變。~不可失。
⒊靈巧:~靈。~智。~敏。
⒋機器,由若干零件組成可以做功,或具有特殊作用的裝置或設備:~床。發電~。電子計算~。
⒌事情的苗頭或預兆:~兆。
⒍事務:日理萬~。
⒎[機動]
1使用機器開動的:~動船。
2隨時靈活行動的或準備靈活運用的:~動部隊。~動處置。~動款。
⒏[機關]
1控制整個機器的關鍵,也指某種有自動裝置的器械和設備:那裡是這部機器的~關。暗設~關。
2辦理事務的機構或單位:縮簡行政~關。
3計謀,計策:~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⒐[機構]
1機械的內部構造。
2泛指機關、團體等工作單位,也指它的內部組織:精簡~構。
⒑[機械]
1各種機器、裝置、設備的總稱:化工~械。工業~械。農業~械。
2呆板,不靈活,工作方式方法固定、老一套沒有變化:~械的工作。
⒒[機件]組成機器的各種零件。
⒓[機體][有機體]具有生命機能的物體,如植物與動物。
⒔[機能]生物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等的作用和活動能力:肺~能。四肢~能。
⒕[機緣]機會和緣分。
────────────────—
機wei 1.砧板。
械字起名字解析

械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械字的筆畫:【11畫】
械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械字的拼音:【xie】
械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799,第06捲上,木部第406字 [康熙字典]:頁531第03
械:傢伙,器物;特指武器;刑具。(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80次)
械
(形聲。從木,戒聲。本義:腳鐐手銬一類的刑具)
同本義 [fetters,shackles,etc.]
械,桎梏也。--《說文》
拘罪人曰桁械。謂穿木加足曰械,大械曰桁。--《通俗文》
在手曰械。--《後漢書·吳傳》注
械系敬廣武。--《漢書·婁敬傳》
三縊加別械。--清·方苞《獄中雜記》
求脫械。
地上刑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械送(加刑具押送);械索(泛指刑具。用刑具拷掠);械節(枷械等刑具的結合處);械解(戴上刑具押送);械頸(加械於頸)
器械,用具 [appliance;instrument;tool]
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莊子·天地
械xie
⒈傢伙,器物:機~。器~。
⒉特指武器:~鬥。軍~。繳~。
⒊刑具:手~。腳~。
有字起名字解析

有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有字的筆畫:【6畫】
有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有字的拼音:【yǒu】
有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9,第07捲上,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4第20
有:有字的本義是具有或擁有,取名時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飾詞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5800次)
有
(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眾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裡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無"相對。
1〈表〉所屬:她~部錄像機。
2〈表〉存在:~見解。~希望。~花~草。
3〈表〉發生和出現:他~傷了。情況~了變化。
4〈表〉估量或比較:這隻雞~五斤多。他~你那樣高了。
5〈表〉大或多:~把年紀。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於某些動詞前面。〈表〉客氣:~請。~坐。~勞。
⒊佔據:占~。孫權據~江東。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時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漢語詞頭,作助詞(無義):~夏。~周。
⒍[有為]有作為。
⒎[有方]得法。得當。
⒏[有傾]不多久,過了一會兒。
⒐[有司]〈古〉稱官吏。
⒑[有限]
1有條件的,有邊際的,可以窮盡的:~限公司。
2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ou同"又"。還有,再加上:三十~六。
限字起名字解析

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限字的筆畫:【8畫】
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限字的拼音:【xian】
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81,第14卷下,阜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1350第07
限:定範圍;指定的範圍;範圍的極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60次)
限
(形聲。從阜,艮聲。阜,土山,與山勢有關。本義:阻隔)
同本義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說文》
限之以大故。--《楚辭·懷沙》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又如:限絕(隔絕);限隔(阻隔;隔絕);限帶(阻隔圍繞);限難(阻難)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杜甫《別贊上人》
又如:限狀(限期完成公務的文書)
限
險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戰國策》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內交。--《廣東軍務記》
不可限以時月。--宋·沈
限xian
⒈定範圍:~制。~定。~期完成。
⒉指定的範圍:界~。期~。權~。
⒊險阻:巫山之~。
⒋[限額]規定的數額。
⒌〔限度〕範圍的極限:最大~度。最低~度。
公字起名字解析

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公字的筆畫:【4畫】
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公字的拼音:【gōng】
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716,第02捲上,八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126第28
公:公字的本義是指正直無私。在引申義中,公字又表示公事、公然等義,有時也指人。指人時,情況較為複雜。如古時對人尊稱為公,也稱祖父或父親、丈夫的父親為公,有時則指雄性的動物,如公雞、公牛等。另外,古時還把一種封爵稱為公,地位在王爵和侯爵之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80次)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
司字起名字解析

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司字的筆畫:【5畫】
司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司字的拼音:【sī】
司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741,第09捲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03
司: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本義:職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10次)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