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諦來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姓名含義解釋,取名用字解釋【河北省諦來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河字起名字解析

河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河字的筆畫:【8畫】
河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河字的拼音:【he】
河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6948,第11捲上,水部第3字 [康熙字典]:頁613第09
河:河字原是水道的通稱,後來又專指黃河或天上的銀河。(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0590次)
河〈名〉
(形聲。從水,可聲。本義:黃河)
同本義 [the Huanghe River (the Yellow River)]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原注海。--《說文》
導河積石。--《書·禹貢》
河陽之北。--《列子·湯問》
三豕涉河。--《呂氏春秋·慎行論》
又如:河堧(黃河河邊之地);河湟(黃河與湟水);河朔(泛指黃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黃河與洛水);河塹(黃河沿岸的壕溝)
河流的通稱 [river]
南方無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謂之河。--《漢書·司馬相如傳》注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韓信釣河曲。--《後漢書·酈炎傳》
散作滿河星。-
河he
⒈水道的通稱:~流。運~。
⒉特指黃河:~西。~套。江(長江)淮~漢(漢:漢水)。
⒊[河漢]銀河,又叫"天河",天空中密佈如帶的星群。〈喻〉語言浮誇,不著邊際。又轉化為不相信或輕視的意思:幸勿~漢斯言。
⒋[河山]指國家疆土:錦繡~山。
⒌[河防]防止河流水患的工作,又特指黃河的~防。
北字起名字解析

北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北字的筆畫:【5畫】
北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北字的拼音:【běi】
北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205,第08捲上,北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52第25
北:意為北方,又有遼闊之意。(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960次)
北
方位名。與「南」相對 [north]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為南北之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王力按,山北為陰,山南為陽,老子的話等於說萬物負背而抱南。
然則北通巫峽。--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宋·蘇軾《石鍾山記》
沛公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又北向。--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正北;西北;東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陽市北。東漢及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泛指墓地);北闈(清代在順天(今北京)的鄉試稱「北闈」,在江寧(今南京)的鄉試稱「南闈
省字起名字解析

省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省字的筆畫:【9畫】
省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省字的拼音:【shěng】
省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2209,第04捲上,眉部第2字 [康熙字典]:頁802第05
省:本義:察看。後有檢查,知覺,看望父母或親的尊長之意。(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990次)
諦字起名字解析

諦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諦字的筆畫:【11畫】
諦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諦字的拼音:【di】
諦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諦:意為道理,真理,詳細,仔細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860次)
諦
(形聲。從言,帝聲。本義:細察;詳審)
同本義 [examine carefully]
諦,審也。從言,帝聲,字亦作諦。--《說文》
軍當遠出,卿諸人好諦其事。--《三國誌》
明白;瞭解 [understand]
或有未諦,循循誘之。--魯迅《且介亭雜文》
諦
詳細,仔細 [carefully]
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審諦之,短小,黑赤色,頓非前物。--《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諦聽(仔細地聽)
諦
佛教名詞。謂真實無謬的道理 [梵Satya]
實義是諦義、真義、如義、不顛倒義、無虛誑義。--《大毗婆沙論》
事物的
諦 di
1仔細(看或聽):~聽。
2道理;真理:真~。
────────────────—
諦ti 1.號哭。
來字起名字解析

來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來字的筆畫:【7畫】
來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來字的拼音:【lai】
來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513第01
來:來字的本義是指一種名為來牟的麥子。招來,招致。如八面來風。(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2900次)
來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麥子形。本義:麥。小麥叫「麥」,大麥叫「麰」(或寫作「牟」))
同本義 [wheat]
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也。--《說文》
貽我來牟。--《詩·周頌·思文》。段注:「武王渡孟津,白魚躍入王舟。出涘以燎。後五日。火流為烏,五至,以殼俱來,此謂遺我來牟。」
於皇來牟。--《詩·周頌·臣工》。疏:「歎其受麥瑞而得豐年也。」
又如:來牟(古時大小麥的統稱)
未來,將來 [future;next;incoming]
來日方長。--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知來者之可追。--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又如:來代(後代;後世);來
來(來)lai
⒈從甲方到乙方,跟"去"、"往"相對:~電傳。~到了天安門廣場。
⒉來到,發生:~臨。雨~了。~了險情。
⒊〈表〉時間,某段時間以後,今後:古~。近~。二十年以~。將~。未~更加美好。~年(明年)要取得更大的成績。
⒋〈表〉動作(代替另一具體的動詞):再~下盤棋。我不行,你~吧!我們去游泳,你~不~?
⒌在動詞前,〈表〉要做某事:我~幫你。大家都~獻計獻策。
⒍在動詞後,〈表〉趨向,繼續做或曾經做過:請進~。拿過~。一路走~。這衣服哪兒買~?
⒎〈表〉粗略估計的數目:兩米~長。三十~歲。
⒏助詞。在一、二、三等數詞後,〈表〉列舉:獲得這一成果的原因:一~是領導的關懷支持,二~是同志們的共同努力。
⒐助詞。詩歌裡用著襯托,配合音節:正月裡~是新春。
⒑〔來回〕
1去了再回來。
2往返一次。
⒒〔來往〕
1來和去。
2交際。
⒓〔來歷〕人或事物的由來或經過。
⒔〔來源〕事物的起源、根源。
⒕〔來著〕助詞。用於詞尾。〈表〉已發生過的事:昨天我們在這兒開會~著。
────────────────—
來lai 1.慰勞;勸勉。 2.通"賚"。送給;賜予。
工字起名字解析

工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工字的筆畫:【3畫】
工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工字的拼音:【gōng】
工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012,第05捲上,工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25第01
工:本義指工匠的曲尺。後也有生產(如開工),精巧(如工致),善於,善長(如工於書畫)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400次)
程字起名字解析

程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程字的筆畫:【12畫】
程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程字的拼音:【cheng】
程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432,第07捲上,禾部第81字 [康熙字典]:頁854第10
程:指規章、典範、次序等。象徵道路、前途。(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7390次)
程
(形聲。從禾,呈聲。本義:稱量穀物,並用作度量衡的總名)
度量衡的總稱 [a general name of measurements of all kinds]
按度程。--《禮記·月令》
程者,物之準也。--《荀子·致仕》
法式;章程,規格 [rules;regulations]
張蒼定章程。--《漢書·高帝紀》
又如:章程(書面寫定的組織規程或辦事條例);程考(按科舉常規考試);程品(法式;規範);程法(程式;法則)
典範;法度 [model;law;standard]
匪先民是程。--《詩·小雅》
後世以為法程。--《呂氏春秋·慎行》
又如:程律(法律);程墨(作為範本閱讀的八股文選集)
限度;期限
建字起名字解析

建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建字的筆畫:【8畫】
建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建字的拼音:【jian】
建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262,第02卷下,部第4字 [康熙字典]:頁353第04
建:建的具體意義是建造,樹立,成立,創立等。人名用建字,多取創立、建立等意義,用來表現有所建樹的抱負。(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257420次)
建
(會意。從,有引長的意思,從聿(意為律)。本義:立朝律)
同本義 [work out;draw up]
立朝律也。--《說文》
建,立也。--《廣雅》
又如:建法(制定法律);建中(定立標準);建極(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國大法)
引申為建立、創設 [build;establish;found]
官惟王建國。--《周禮·天官序》
掌建邦之宮刑。--《周禮·小宰》
州建百里之國三十。--《禮記·王制》
皇建其有極。--《書·洪範》
擇建立卜筮人。
夫位政之建也。--《國語·魯語》
足下自以為善漢王,欲建萬世之業,臣竊以為誤矣。--《史記·淮陰侯列傳》
德之不
建jian
⒈設立,創立:~立。~都。~軍。創~。
⒉修,修造:~築。~造。新~。改~。
⒊樹立,完成:~樹。~成。
⒋提出:~議。
⒌[建設]創立新事業或增加新設施:經濟~設。國防~設。~設宇航基地。
設字起名字解析

設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設字的筆畫:【6畫】
設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設字的拼音:【she】
設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設:擺設;陳列。佈置,裝置,安排。(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480次)
設
(會意。從言,從殳。本義:擺設;陳列)
同本義 [display;find a place for]
設,施陳也。--《說文》
鐘鼓既設。--《詩·小雅·彤弓》
整設於門外。--《禮記·月令》。注:「陳也。」
規矩陳設。--《禮記·經解》
張樂設飲。--《戰國策·秦策》
入其捨,則密室垂簾,簾外設香幾。--《聊齋誌異·促織》
設樹險阻。--《淮南子·本經》
設酒殺雞作食。--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又如:陳設(擺設);設醮修禳(僧道為禳除災祟而設的道場);設蓍(占卦。蓍:蓍草,古人常用其占卜);設弧(擺設木弓。表示生男);設帨(擺設佩巾。表示
設she
⒈佈置,裝置,安排:~置。~立。~防。
⒉籌劃,規劃,制定方案、圖樣等:~法。~想。~計。
⒊假使,如果,若是,假想:~若。~如。~或。假~。
⒋[設備]
1工作上、生產上、生活上等所需要的各種設施和器械用品。
2設置以備施用。
⒌[設施]設備和措施。
有字起名字解析

有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有字的筆畫:【6畫】
有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有字的拼音:【yǒu】
有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9,第07捲上,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4第20
有:有字的本義是具有或擁有,取名時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飾詞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5800次)
有
(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眾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裡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無"相對。
1〈表〉所屬:她~部錄像機。
2〈表〉存在:~見解。~希望。~花~草。
3〈表〉發生和出現:他~傷了。情況~了變化。
4〈表〉估量或比較:這隻雞~五斤多。他~你那樣高了。
5〈表〉大或多:~把年紀。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於某些動詞前面。〈表〉客氣:~請。~坐。~勞。
⒊佔據:占~。孫權據~江東。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時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漢語詞頭,作助詞(無義):~夏。~周。
⒍[有為]有作為。
⒎[有方]得法。得當。
⒏[有傾]不多久,過了一會兒。
⒐[有司]〈古〉稱官吏。
⒑[有限]
1有條件的,有邊際的,可以窮盡的:~限公司。
2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ou同"又"。還有,再加上:三十~六。
限字起名字解析

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限字的筆畫:【8畫】
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限字的拼音:【xian】
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81,第14卷下,阜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1350第07
限:定範圍;指定的範圍;範圍的極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60次)
限
(形聲。從阜,艮聲。阜,土山,與山勢有關。本義:阻隔)
同本義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說文》
限之以大故。--《楚辭·懷沙》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又如:限絕(隔絕);限隔(阻隔;隔絕);限帶(阻隔圍繞);限難(阻難)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杜甫《別贊上人》
又如:限狀(限期完成公務的文書)
限
險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戰國策》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內交。--《廣東軍務記》
不可限以時月。--宋·沈
限xian
⒈定範圍:~制。~定。~期完成。
⒉指定的範圍:界~。期~。權~。
⒊險阻:巫山之~。
⒋[限額]規定的數額。
⒌〔限度〕範圍的極限:最大~度。最低~度。
公字起名字解析

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公字的筆畫:【4畫】
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公字的拼音:【gōng】
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716,第02捲上,八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126第28
公:公字的本義是指正直無私。在引申義中,公字又表示公事、公然等義,有時也指人。指人時,情況較為複雜。如古時對人尊稱為公,也稱祖父或父親、丈夫的父親為公,有時則指雄性的動物,如公雞、公牛等。另外,古時還把一種封爵稱為公,地位在王爵和侯爵之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80次)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
司字起名字解析

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司字的筆畫:【5畫】
司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司字的拼音:【sī】
司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741,第09捲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03
司: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本義:職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10次)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