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映德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姓名含義解釋,取名用字解釋【成都映德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成字起名字解析

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成字的筆畫:【6畫】
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成字的拼音:【cheng】
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698,第14卷下,戊部第2字 [康熙字典]:頁411第11
成:成字的主要含義是成功,成就,此外也有成為、變成、具備等義。如常見成語「有志者事竟成」、「成人之美」等都有成功,促成之義。又《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詩?齊風?猗嗟》:「儀既成兮。」這兩例則是使用成字的引申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39790次)
成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即「杵」)。「斧」、「杵」具備就可以做成事情。本義:完成,成就)
同本義[accomplish;succeed]
成,就也。--《說文》
成德之終也。--《國語·周語》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錯》
簫韶九成。--《書·益稷》
祝告曰利成。--《儀禮·少牢禮》
及事成。--《周禮·司書》
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後漢書·列女傳》
又如:落成(建築物完工)
變成;成為 [become;turn into]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又如:成習(成為習慣);成精;成仙(成為神仙)
成全 [help sb.to
都字起名字解析

都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都字的筆畫:【10畫】
都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都字的拼音:【dū】
都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987,第06卷下,邑部第4字 [康熙字典]:頁1274第09
都:全部,表示全部包括在內。(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700次)
都 dou
全部 [all]
表示全部包括在內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揚州慢》
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你的話並不都對;都子(乞丐);都把勢(總頭目)
跟「是」字合用,說明理由。如:都是你老磨蹭,害得我們來晚了
用來加強語氣,表示某事物極端的、異常的或不大可能有的情況或事例 [even]。如:今天天氣真怪,中午比早晨都冷
表示已經 [already]。如:茶都涼了,趕快喝吧!
都 du
(形聲。從邑,者聲。從「邑」,表示與城市有關。本義:建有宗廟的城邑)
同本義 [capital],周時各國把國都叫國,把
都 dōu
1全:課程~要學好。
2表示語氣的加重:一學期裡一次遲到~沒有。又見dū。
────────────────—
都 dū〈古〉優美:洵美且~。(《詩經·鄭風·有女同車》)
2大城市。特指國都:瓷~、首~。
3姓。又見dōu。
【都城】首都。
【都德】(1840-1897)法國小說家。長篇小說的重要作品有《小東西》、《達拉斯貢的戴達倫》。短篇小說《最後一課》、《柏林之圍》也是名作。
【都督】我國古代軍事長官名。民國初各省也設都督,兼管民政。
【都鐸王朝】英國的封建王朝。1485年玫瑰戰爭後由亨利·都鐸(即亨利七世)創建。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時,國勢最盛。1603年女王死後,因無直系親屬而王統中斷,改由斯圖亞特王朝代替。
【都江堰】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在今四川灌縣西北,岷江中游。戰國初期始建,後由秦國蜀郡守李冰父子完成。控制岷江激流,灌溉田地,為川西平原變成千里沃野創造了條件。
【都靈】意大利西北部城市。是通往法國和瑞士的陸路交通樞紐。全國大工業中心之一。有許多文藝復興時代的古跡。
【都市】大城市。
【都統】
1我國古代官名。383年前秦進攻東晉時設少年都統。唐末設明道行營都統,為帶領青年兵的統帥,後在其上設都都統。前秦末年有河西鮮卑大都統,為少數民族統治者稱號。
2清代八旗兵一旗最高長官,滿語稱,後改為漢名。
3北洋軍閥時期,熱河、察哈爾、綏遠等特別區設置的最高軍政長官也稱都統。
【都尉】我國古代官名。始設於戰國,職位次於將軍。嘟
2
3
【嘟囔】連續不斷地小聲自言自語。
映字起名字解析

映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映字的筆畫:【9畫】
映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映字的拼音:【ying】
映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47,第07捲上,日部第80字 [康熙字典]:頁493第01
映:受光線照射而顯出。(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9500次)
映
(形聲。從日,央聲。本義:照)
同本義 [shine]
映,明也。--《說文新附》
日陰曰映。--《通俗文》
冠蓋相映。--《後漢書·張衡傳》
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映日不可逼視。--《廣東軍務記》
又如:映耀(輝映;照耀);映日(映照著日光);輝映(照耀,映射)
反映,因光線照射而顯出 [reflect]
狹石分花徑,長橋映水門。--北周·庾信《詠畫屏風》
又如:垂楊柳倒映在水裡;放映(利用強光裝置把圖片或影片上的形象照射在幕上或牆上);映入眼簾
映襯 [set off]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映ying
⒈受光線照射而顯出:天水相~。放~電影。朝霞~照大地。
⒉[反映]反照。〈引〉
1將客觀事物的實質表現出來:反~現實生活。人的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
2將意見或情況等向上級或有關部門報告:反~真實情況。反~群眾意見。
德字起名字解析

德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德字的筆畫:【15畫】
德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德字的拼音:【de】
德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223,第02卷下,彳部第2字 [康熙字典]:頁371第08
德:德字的本義是指人的道德品質,後也指仁愛、善行;恩德、恩惠。(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871210次)
德
(形聲。從彳,德聲。從「彳」,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登高,攀登)
同本義 [ascend]
德,升也。--《說文》
君子德車。--《易·剝》虞本。按,與剝廬對文。登也,升。君子以順德,亦本字。
感激 [be grateful]
然則德我乎。--《左傳·成公三年》
通「得」。取得,獲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墨子·節用上》
德〈名〉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類編》
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
機字起名字解析

機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機字的筆畫:【6畫】
機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機字的拼音:【jī】
機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531,第06捲上,木部第138字 [康熙字典]:頁510第12
機:本義指弓弩上發射箭的機關。後也引申為關鍵,要點,如生機;也有靈巧的意思,如機靈,機敏;此外還有事務的意思,如日理萬機。(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720次)
機
木名。榿木樹 [long penduncled alder]
機,機木。從木,幾聲。--《說文》
單狐之山多機木。--《山海經·北山經》。注:「似榆,可燒,以糞稻田。」
春機楊柳。--左思《蜀都賦》
通「幾」。几案,小桌子 [small table]
奔其機。--《易·渙》。注:「承物者也。」
公子牟隱機大息,仰天而笑。--《莊子·秋水》
圍巾幾(機)筵。--《左傳·昭公元年》
又如:機杖(几案與手杖);機案(泛指案桌);機筵(几案和坐席);機榻(几案與床榻)
機
(形聲。從木,幾(襪??)聲。本義:弓弩上的發射機關。按:「機」與「機」古代是兩個字。「機
機(機)jī
⒈〈古〉弓弩上發射箭的機關:操弓關~。〈引〉作戰設備或其它機械。又特指織布機。
⒉關鍵,要點:生~。危~。治亂之~。〈引〉
1保密的或有重要關係的環節:~密文件。軍~大事。
2正合適的時候:~會。時~。隨~應變。~不可失。
⒊靈巧:~靈。~智。~敏。
⒋機器,由若干零件組成可以做功,或具有特殊作用的裝置或設備:~床。發電~。電子計算~。
⒌事情的苗頭或預兆:~兆。
⒍事務:日理萬~。
⒎[機動]
1使用機器開動的:~動船。
2隨時靈活行動的或準備靈活運用的:~動部隊。~動處置。~動款。
⒏[機關]
1控制整個機器的關鍵,也指某種有自動裝置的器械和設備:那裡是這部機器的~關。暗設~關。
2辦理事務的機構或單位:縮簡行政~關。
3計謀,計策:~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⒐[機構]
1機械的內部構造。
2泛指機關、團體等工作單位,也指它的內部組織:精簡~構。
⒑[機械]
1各種機器、裝置、設備的總稱:化工~械。工業~械。農業~械。
2呆板,不靈活,工作方式方法固定、老一套沒有變化:~械的工作。
⒒[機件]組成機器的各種零件。
⒓[機體][有機體]具有生命機能的物體,如植物與動物。
⒔[機能]生物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等的作用和活動能力:肺~能。四肢~能。
⒕[機緣]機會和緣分。
────────────────—
機wei 1.砧板。
械字起名字解析

械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械字的筆畫:【11畫】
械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械字的拼音:【xie】
械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799,第06捲上,木部第406字 [康熙字典]:頁531第03
械:傢伙,器物;特指武器;刑具。(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80次)
械
(形聲。從木,戒聲。本義:腳鐐手銬一類的刑具)
同本義 [fetters,shackles,etc.]
械,桎梏也。--《說文》
拘罪人曰桁械。謂穿木加足曰械,大械曰桁。--《通俗文》
在手曰械。--《後漢書·吳傳》注
械系敬廣武。--《漢書·婁敬傳》
三縊加別械。--清·方苞《獄中雜記》
求脫械。
地上刑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械送(加刑具押送);械索(泛指刑具。用刑具拷掠);械節(枷械等刑具的結合處);械解(戴上刑具押送);械頸(加械於頸)
器械,用具 [appliance;instrument;tool]
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莊子·天地
械xie
⒈傢伙,器物:機~。器~。
⒉特指武器:~鬥。軍~。繳~。
⒊刑具:手~。腳~。
製字起名字解析
製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製字的筆畫:【14畫】
製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製字的拼音:【zhi】
造字起名字解析

造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造字的筆畫:【10畫】
造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造字的拼音:【zao】
造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113,第02卷下,部第23字 [康熙字典]:頁1258第12
造:做,製作;建設;編,虛構;成就,培養;去,往,到。(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360次)
造
(形聲。從,告聲。本義:到;往某地去)
同本義 [arrive;go to]
造,就也。--《說文》
鹹造勿褻在王庭。--《書·盤庚》
凡四方之賓 客造焉。--《周禮·司門》
造於西階下。--《儀禮·士喪禮》
而造大國之城下。--《戰國策·宋策》
造飲輒盡。--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明日造朝。--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造玉清宮。--宋·沈括《夢溪筆談》
造左公第。--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造劫歷世(佛教語。來到人世間經歷一番苦難生活);造歷幻緣(佛教語。去到
造zao
⒈做,製作:制~。~紙。~林。~句。~飛船。
⒉建設:營~。
⒊編,虛構:~謠。捏~。編~。
⒋成就,培養:~詣。深~。
⒌去,往,到:~訪。登峰~極。
⒍兩方面,法院指訴訟的兩方:兩~。甲~。乙~。
⒎時世:末~(末世)。
⒏次,指農作物種植到收穫的次數:一年兩~大豐收。
⒐[造次]
1倉卒,匆忙:~次之間。
2輕率,魯莽:不可~次。
⒑[造成]
1構成。
2致使。
3培養造就。
⒒[造就]
1培養使有成就。
2成就。
⒓[造反]
1進行反抗。
2發動叛亂。
有字起名字解析

有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有字的筆畫:【6畫】
有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有字的拼音:【yǒu】
有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9,第07捲上,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4第20
有:有字的本義是具有或擁有,取名時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飾詞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5800次)
有
(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眾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裡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無"相對。
1〈表〉所屬:她~部錄像機。
2〈表〉存在:~見解。~希望。~花~草。
3〈表〉發生和出現:他~傷了。情況~了變化。
4〈表〉估量或比較:這隻雞~五斤多。他~你那樣高了。
5〈表〉大或多:~把年紀。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於某些動詞前面。〈表〉客氣:~請。~坐。~勞。
⒊佔據:占~。孫權據~江東。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時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漢語詞頭,作助詞(無義):~夏。~周。
⒍[有為]有作為。
⒎[有方]得法。得當。
⒏[有傾]不多久,過了一會兒。
⒐[有司]〈古〉稱官吏。
⒑[有限]
1有條件的,有邊際的,可以窮盡的:~限公司。
2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ou同"又"。還有,再加上:三十~六。
限字起名字解析

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限字的筆畫:【8畫】
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限字的拼音:【xian】
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81,第14卷下,阜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1350第07
限:定範圍;指定的範圍;範圍的極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60次)
限
(形聲。從阜,艮聲。阜,土山,與山勢有關。本義:阻隔)
同本義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說文》
限之以大故。--《楚辭·懷沙》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又如:限絕(隔絕);限隔(阻隔;隔絕);限帶(阻隔圍繞);限難(阻難)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杜甫《別贊上人》
又如:限狀(限期完成公務的文書)
限
險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戰國策》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內交。--《廣東軍務記》
不可限以時月。--宋·沈
限xian
⒈定範圍:~制。~定。~期完成。
⒉指定的範圍:界~。期~。權~。
⒊險阻:巫山之~。
⒋[限額]規定的數額。
⒌〔限度〕範圍的極限:最大~度。最低~度。
公字起名字解析

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公字的筆畫:【4畫】
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公字的拼音:【gōng】
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716,第02捲上,八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126第28
公:公字的本義是指正直無私。在引申義中,公字又表示公事、公然等義,有時也指人。指人時,情況較為複雜。如古時對人尊稱為公,也稱祖父或父親、丈夫的父親為公,有時則指雄性的動物,如公雞、公牛等。另外,古時還把一種封爵稱為公,地位在王爵和侯爵之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80次)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
司字起名字解析

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司字的筆畫:【5畫】
司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司字的拼音:【sī】
司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741,第09捲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03
司: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本義:職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10次)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