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湘鵬塑膠原料有限公司】姓名含義解釋,取名用字解釋【廣東湘鵬塑膠原料有限公司】
廣字起名字解析

廣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廣字的筆畫:【3畫】
廣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廣字的拼音:【guǎng】
廣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890,第09卷下,廣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43第05
廣:廣字的含義主要是寬廣,宏大。另外也有廣泛、擴大之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45540次)
廣
(形聲。從廣,黃聲。從「廣」,表示與房屋有關。按:「廣」和「廣」本不同義:是兩個字。「廣」,甲骨文和金文的寫法象屋牆屋頂,其含義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現在「廣」是「廣」的簡化字。本義:寬大的房屋)
四周無壁的大屋 [wallless hall]
廣,殿之大屋也。--《說文》。段玉裁注:殿謂堂無四壁…覆乎上者曰屋,無四壁而上有大覆蓋,其所通者宏遠矣,是曰廣。朱駿聲曰:「堂無四壁者。秦謂之殿,所謂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廣。」
天子之堂廣九雉。--《尚書大傳》。注:「榮間相去也。」
居天下之廣居。--《孟子》
是求馬於唐肆也。--《莊子
廣ān
⒈小寺廟。多稱尼姑居住處:~堂。
⒉圓形的草屋。"廠"多見於人名。
────────────────—
廣(廣)guǎng
⒈寬度:長四十米,~二十米。
⒉寬,闊,大,跟"狹"相對:寬~。~闊。~大。平原~野。[廣泛]普遍,範圍廣:~泛閱讀。~泛流傳。
⒊多:大庭~眾。學識~博。
⒋擴大,擴充:電視~播。推~良種稻穀。
⒌[兩廣]廣東、廣西。
⒍[廣袤]指土地面積。東西距離為廣,南北距離為袤。
⒎[廣漠]廣大望不到邊際。
⒏見ān一。
────────────────—
廣yǎn 1.依山崖建造的房屋。
────────────────—
廣guang 1.兵車。亦指三十乘兵車。 2.軍隊的左右翼,亦各稱廣。 3.橫。 4.直徑。 5.量寬度。
────────────────—
廣kuang 1.通"曠"。開朗,曠達。 2.通"曠"。遼闊,寬大。參見"廣野"。 3.通"曠"。空;空閒。參見"廣閒"。 4.通"曠"。荒廢。 5.通"曠"。怨曠。 6.通"曠"。曠遠。參見"廣肆"。 7.通"壙"。墓穴。
────────────────—
廣guāng 1.同"?"。 2.通"光"。光明;明亮。
東字起名字解析

東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東字的筆畫:【5畫】
東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東字的拼音:【dōng】
東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78第02
東:東字原是方位的指代詞,指太陽升起的那個方向。在人們心目中,太陽的升起是萬事萬物的開始,十分吉祥有生氣。因此,太陽所升起的東方也被認為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一個方位。人們採用東字作人名,就是主要取用這種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20480次)
東
(會意。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本義:東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義 [east]
東,動也。--《說文》
東方者,動方也,萬物始動生也。--《白虎通·五行》
東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訓》。按:「日所出也。從日在木中,會意。」
東君,日也。--《廣雅·釋天》
東鄰。--《易·既濟》。虞注:「震為東。」
東方者,陽也。--《白虎通·情性》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又如:關東;旭日東昇;東夏(指中國東部);東朝(東宮);東極(東方邊遠之處);東君(神話中與西王母相對的東王公);東坦(女婿);東裔(東
湘字起名字解析

湘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湘字的筆畫:【12畫】
湘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湘字的拼音:【xiāng】
湘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002,第11捲上,水部第57字 [康熙字典]:頁637第11
湘:湖南省的簡稱;湘江,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縱穿湖南省,流入洞庭湖。(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8210次)
湘
鵬字起名字解析

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鵬字的筆畫:【13畫】
鵬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鵬字的拼音:【peng】
鵬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1505第14
鵬:大鵬展翅,象徵能勇敢向前。意為傳說中的一種最大的鳥兒,比喻前程遠大。(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74110次)
鵬
(形聲。從鳥,朋聲。「鵬」是傳說中最大的一種鳥,由鯤變化而成。本義:大鵬)
同本義 [roc]
朋,神鳥也。朋,古文鳳。鵬,亦古文鳳。--《說文》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莊子·逍遙游》
又如:鵬術(大鵬鳥高飛遠舉之術)
比喻前程遠大 [bright]
鵬圖仍矯翼,熊軾且移輪。--杜甫《贈肖二十》
又如:鵬路(鵬飛的路程極遠。多用以比喻仕途的飛黃騰達);鵬圖(鵬鳥奮飛,去程遙遠。比喻偉大的志向或遠大的前程);鵬鳥高飛(比喻人飛黃騰達)
雄偉,偉大 [great]。如:鵬力(鵬鳥的力量。喻大力);鵬起(鵬鳥飛起。比喻氣勢雄偉);鵬飆(飛鵬掀起的狂
鵬peng
⒈〈古〉傳說中的一種大鳥。
⒉[鵬程]〈喻〉遠大的前途。
塑字起名字解析

塑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塑字的筆畫:【13畫】
塑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塑字的拼音:【su】
塑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235第10
塑:本義:用泥土、石膏等做成的人物形象。現在也指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之統稱,即塑料。(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70次)
塑
(形聲。從土,朔聲。本義:用泥土摶成人物形象)
同本義 [model]
明道先生(程顥)坐如泥塑人。--《二程全書·傳聞雜記》
--宋·蘇軾《鳳翔八觀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
又如:塑人;塑像;泥塑;面塑
呆愣 [be dumbstruck]
把個公子如同泥塑一般,塑在那裡。--《兒女英雄傳》
壘砌 [build]
但奇妙的是在那堂屋的天井邊上塑著一個一連有三口鍋的長灶頭。--郭沫若《革命春秋》
塑su
⒈用泥土、石膏等做成的人物形象:~像。泥~。
⒉[塑料]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之統稱。種類多,用途廣。多數塑料是以合成樹脂為基本原料。
膠字起名字解析

膠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膠字的筆畫:【10畫】
膠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膠字的拼音:【jiāo】
膠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981第03
膠:指粘性物質,也指製成膠質的藥品,橡膠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10次)
膠〈名〉
(形聲。古代「膠」用動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從「肉」。段玉裁說:「皮近肉,故字從肉。」本義:粘性物質,用動物的皮角或樹脂製成)
同本義 [glue;gum]
膠也者,以為和也。--《考工記·弓人》
又如:膠鰾(用魚鰾煮治而成的膠);膠漆(膠與漆。比喻事物的結合非常緊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膠青(膠清。已製成的色質純正的膠質);膠革(用皮革熬成的膠)
古代大學之稱,後泛指學校 [college]。如:膠序(殷學名序,周學名膠;後用為學校的通稱);膠庠(古代學校名,其中膠為周時大學名,庠為周時小學名,庠為商學名)
雞鳴聲,泛指禽類鳴聲[chirp]。如:膠膠;膠
膠(膠)jiāo
⒈粘性物質。用動物皮、角或樹脂等製成。也有人工合成的:牛皮~。樹脂~。萬能~。
⒉製成膠質的藥品:阿~。鹿角~。
⒊特指橡膠:~輪。~底鞋。
⒋像膠那樣有粘性的:~泥。~水。
⒌粘住,粘合:~著。~合。
⒍[膠柱鼓瑟]柱,瑟上調弦鬆緊的短木。用膠把柱粘著,柱不能動,聲調就不能調整。〈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
膠jiǎo 1.見"膠膠擾擾"。
────────────────—
膠hao 1.戾。參見"膠加"﹑"膠戾"。
原字起名字解析

原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原字的筆畫:【10畫】
原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原字的拼音:【yuan】
原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454,第11卷下,灥部第2字 [康熙字典]:頁162第03
原:意為寬廣平坦的地方,推究道理。(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8280次)
原
(會意。小篆字形。像泉水從山崖裡湧出來。從廠,象山崖石穴形。從泉。本義: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頭的地方 [fountainhead;source of a river]
原,水泉本也。--《說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猶塞川原為潢洿也。--《漢書·食貨志》
有本有原。--唐·韓愈《原毀》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起源;根本;根由 [origin;cause;source]
必達於禮樂之原。--《禮記·孔子閒居》。注:「猶本也。」
原小則鮮。--《史記·貨殖列傳》。
又
衣食之原。
原yuan
⒈水源,源泉:水有~。
⒉開始,最初的:~始。〈引〉沒有加工的:~件。~料。~油。
⒊本來,早先的:~來。~先。~籍。請放~處。
⒋根源,追究根源:~因。~本窮末。
⒌諒解,寬容:~諒。情有可~。
⒍寬廣平坦的地方:~野。草~。平~。高~。
⒎四周陡,頂面平之高地。這也是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此種地貌。
⒏[原子]構成元素的最小粒子。
⒐[原則]
1言行所持的準則:按~則辦事。
2指總的方面,不是具體細節:~則上應允。
⒑[原理]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一般指某個領域、部門或科學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定律。
────────────────—
原yuan 1.謹慎老實。
料字起名字解析

料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料字的筆畫:【10畫】
料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料字的拼音:【liao】
料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443,第14捲上,斗部第4字 [康熙字典]:頁478第09
料:估計。指材料,可用來製造其它物品的物質。(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80次)
料〈動〉
(會意。從斗,從米,表示用斗量米。本義:稱量)
計數;計量;核計 [count;calculate;assess]
料,量也。從斗,米在其中,會意。--《說文》
宣王料民於太原。--《國語·晉語》。注:「數也。」
楚師可料也。--《國語·楚語》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國語·周語上》
又如:料校(計數檢核);料民(計點人數);料數(計數);料算(估算)
估量;揣度;料想 [estimate;appraise;assess;conjecture;expect;think;presume]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闔》
不復料其虛實。--《資治通鑒》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史記·
料liao
⒈估計,猜想:~想。預~。~事如神。
⒉指材料,可用來製造其它物品的物質:原~。木~。燃~。作~兒。配製飲~。衣服~子。
⒊喂牲畜、雞、魚等的食物:草~。飼~。
⒋量詞:一~藥。
⒌[料器]一種熔點低的玻璃,有各種顏色,可制做玩具、器皿、裝飾品等。
⒍[料理]照料,管理,處理:~理家務。
⒎[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春寒~峭。
────────────────—
料liao 1.通"撩"。挑弄。 2.通"撩"。撥弄。 3.古樂器。即小鼗,長柄搖鼓。 4.通"療"。治療;醫治。 5.用同"燎"。燙。
有字起名字解析

有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有字的筆畫:【6畫】
有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有字的拼音:【yǒu】
有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9,第07捲上,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4第20
有:有字的本義是具有或擁有,取名時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飾詞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5800次)
有
(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眾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裡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無"相對。
1〈表〉所屬:她~部錄像機。
2〈表〉存在:~見解。~希望。~花~草。
3〈表〉發生和出現:他~傷了。情況~了變化。
4〈表〉估量或比較:這隻雞~五斤多。他~你那樣高了。
5〈表〉大或多:~把年紀。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於某些動詞前面。〈表〉客氣:~請。~坐。~勞。
⒊佔據:占~。孫權據~江東。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時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漢語詞頭,作助詞(無義):~夏。~周。
⒍[有為]有作為。
⒎[有方]得法。得當。
⒏[有傾]不多久,過了一會兒。
⒐[有司]〈古〉稱官吏。
⒑[有限]
1有條件的,有邊際的,可以窮盡的:~限公司。
2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ou同"又"。還有,再加上:三十~六。
限字起名字解析

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限字的筆畫:【8畫】
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限字的拼音:【xian】
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81,第14卷下,阜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1350第07
限:定範圍;指定的範圍;範圍的極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60次)
限
(形聲。從阜,艮聲。阜,土山,與山勢有關。本義:阻隔)
同本義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說文》
限之以大故。--《楚辭·懷沙》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又如:限絕(隔絕);限隔(阻隔;隔絕);限帶(阻隔圍繞);限難(阻難)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杜甫《別贊上人》
又如:限狀(限期完成公務的文書)
限
險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戰國策》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內交。--《廣東軍務記》
不可限以時月。--宋·沈
限xian
⒈定範圍:~制。~定。~期完成。
⒉指定的範圍:界~。期~。權~。
⒊險阻:巫山之~。
⒋[限額]規定的數額。
⒌〔限度〕範圍的極限:最大~度。最低~度。
公字起名字解析

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公字的筆畫:【4畫】
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公字的拼音:【gōng】
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716,第02捲上,八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126第28
公:公字的本義是指正直無私。在引申義中,公字又表示公事、公然等義,有時也指人。指人時,情況較為複雜。如古時對人尊稱為公,也稱祖父或父親、丈夫的父親為公,有時則指雄性的動物,如公雞、公牛等。另外,古時還把一種封爵稱為公,地位在王爵和侯爵之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80次)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
司字起名字解析

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司字的筆畫:【5畫】
司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司字的拼音:【sī】
司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741,第09捲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03
司: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本義:職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10次)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