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得力士廣告有限公司】姓名含義解釋,取名用字解釋【廣州市得力士廣告有限公司】
廣字起名字解析

廣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廣字的筆畫:【3畫】
廣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廣字的拼音:【guǎng】
廣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890,第09卷下,廣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43第05
廣:廣字的含義主要是寬廣,宏大。另外也有廣泛、擴大之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45540次)
廣
(形聲。從廣,黃聲。從「廣」,表示與房屋有關。按:「廣」和「廣」本不同義:是兩個字。「廣」,甲骨文和金文的寫法象屋牆屋頂,其含義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現在「廣」是「廣」的簡化字。本義:寬大的房屋)
四周無壁的大屋 [wallless hall]
廣,殿之大屋也。--《說文》。段玉裁注:殿謂堂無四壁…覆乎上者曰屋,無四壁而上有大覆蓋,其所通者宏遠矣,是曰廣。朱駿聲曰:「堂無四壁者。秦謂之殿,所謂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廣。」
天子之堂廣九雉。--《尚書大傳》。注:「榮間相去也。」
居天下之廣居。--《孟子》
是求馬於唐肆也。--《莊子
廣ān
⒈小寺廟。多稱尼姑居住處:~堂。
⒉圓形的草屋。"廠"多見於人名。
────────────────—
廣(廣)guǎng
⒈寬度:長四十米,~二十米。
⒉寬,闊,大,跟"狹"相對:寬~。~闊。~大。平原~野。[廣泛]普遍,範圍廣:~泛閱讀。~泛流傳。
⒊多:大庭~眾。學識~博。
⒋擴大,擴充:電視~播。推~良種稻穀。
⒌[兩廣]廣東、廣西。
⒍[廣袤]指土地面積。東西距離為廣,南北距離為袤。
⒎[廣漠]廣大望不到邊際。
⒏見ān一。
────────────────—
廣yǎn 1.依山崖建造的房屋。
────────────────—
廣guang 1.兵車。亦指三十乘兵車。 2.軍隊的左右翼,亦各稱廣。 3.橫。 4.直徑。 5.量寬度。
────────────────—
廣kuang 1.通"曠"。開朗,曠達。 2.通"曠"。遼闊,寬大。參見"廣野"。 3.通"曠"。空;空閒。參見"廣閒"。 4.通"曠"。荒廢。 5.通"曠"。怨曠。 6.通"曠"。曠遠。參見"廣肆"。 7.通"壙"。墓穴。
────────────────—
廣guāng 1.同"?"。 2.通"光"。光明;明亮。
州字起名字解析

州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州字的筆畫:【6畫】
州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州字的拼音:【zhōu】
州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450,第11卷下,川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324第01
州:1、舊時行政區劃名;2、民族自治行政區劃名,在省級之下,縣級之上。(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2210次)
州
(會意。甲骨文字形,兩邊的曲折線象河流,中間像水中的陸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兩個「川」字相重合。本義:水中的陸地)
同本義。後作「洲」 [islet]
水中可居曰州。--《說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詩·周南·關雎》。毛本作「洲」。
中國古地方行政區劃名。相傳禹治水後,分其領域為九州。 歷代多有興廢。 民國廢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prefecture]
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說文》。按,即禹貢之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也。舜分青為營州,分冀為幽州,并州,即虞書十二州也。
州zhōu
⒈舊時行政區劃名:跨~連郡。又用於地名:杭~。廣~。鄭~。
⒉民族自治行政區劃名,在省級之下,縣級之上: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
市字起名字解析

市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市字的筆畫:【5畫】
市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市字的拼音:【shi】
市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306,第05卷下,部第2字 [康熙字典]:頁328第03
市:做買賣的場所。後發展為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文化、工商業發達之地。(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630次)
市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場嘈雜聲。本義:市場)
同本義 [market]
市,買賣之所也。--《說文》。按,古者神農作市,或曰祝融也。
市者,貨之準也。--《管子·乘馬》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周禮·司市》
因井田以為市,故俗語曰市井。--《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注
肆之市朝。--《論語》
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市南門外泥歇。--唐·白居易《賣炭翁》
置於市,賈十倍。--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市征(市場的
市shi
⒈做買賣的場所:~場。~井。菜~。肉~。
⒉買,交易:~馬。~惠。~恩(討好,收買)。互~。
⒊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文化、工商業發達之地:都~。城~。整治~容。
⒋行政區域單位(有直轄市、省轄市等):北京~。海口~。
⒌我國度量衡中屬於市制的:~尺。~鬥。~秤。~斤。
得字起名字解析

得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得字的筆畫:【11畫】
得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得字的拼音:【de】
得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253,第02卷下,彳部第32字 [康熙字典]:頁367第31
得:意為得到,獲得。(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6340次)
得
(會意。金文字形,右邊是「貝」(財貨)加「手」,左邊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裡拿著財貨,自然是有所得。本義:得到,獲得)
同本義(本來沒有而爭取得來成為己有) [get;obtain;gain]
得,行有所得也。--《說文》
三人行必得我師焉。--《論語》。釋文:「本或作必有。」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難得。--《世說新語·假譎》
賣炭得錢何所營。--唐·白居易《賣炭翁》
工之僑得良桐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閒兒(有空閒時間;得空);得勝回頭
得 de
1〈古〉同:所識窮乏者~我與(《孟子·告子上》)
2〈古〉貪得:戒之在~。(《論語·季氏》)
3得到:~獎。
4適合:~體。
5得意:揚揚自~。
6完成:飯~了。
7可以;許可:不~隨地吐痰。又見děi,·de。
【得不償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合於正義就能得到多數人的擁護和幫助,違背正義必然陷於孤立而失敗。
【得隴望蜀】取得隴後,又想攻西蜀。比喻得了這個,還想那個,貪得無厭。隴:古地名,現甘肅省東部。蜀:古地名,現四川省中西部。
【得勢】得到地位和權勢(多用於貶義)。
【得體】(言語行動等)得當,恰當。
【得天獨厚】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或環境。天:自然的;天然的。
【得心應手】心裡怎樣想,手裡就能怎樣做。形容技藝純熟或做事非常順手。
【得宜】合適;恰當。
【得意忘形】形容高興得失去常態,忘乎所以。
【得魚忘筌】
【得魚忘荃】比喻達到目的後就忘了原來的憑借。筌:捕魚用的竹器。
【得志】志願實現(多指名利等願望得到滿足)。
────────────────—
得 ·de用在動詞後表可能:拿~動、說不~。
2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連接補語:走~慢、白~耀眼。又見de;děi。
────────────────—
得 děi
1必須:學習上~高標準。
2需要:~花時間。
3必然:夜裡不穿多點~挨凍。又見de;·de。
力字起名字解析

力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力字的筆畫:【2畫】
力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力字的拼音:【li】
力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163,第13卷下,力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46第05
力:表示有志氣,有力量,能夠達到自己理想的事業。意為能力、力量、努力。(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8600次)
力〈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執耒耕作需要花費力氣。「力」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體力,力氣)
同本義 [effort;physical strength]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說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為轉注。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貨力。--《禮記·禮運》。注:「筋骸強者也。」
力農數耘。--《漢書·食貨志》。注:「謂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執轡如組。--《詩·邶風》
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以縛背刃,力上下,得絕。--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力li
⒈能量,效能:~量。~氣。視~。電~。能~。效~。生產~。身強~壯。
⒉用極大的力量:盡~。竭~。~爭上游。
⒊物理學名詞。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作用叫做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
士字起名字解析

士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士字的筆畫:【3畫】
士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士字的拼音:【shi】
士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226,第01捲上,士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242第38
士:優良、優秀。對人的美稱。(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91330次)
士〈名〉
(會意。從一,從十。善於做事情,從一開始,到十結束。本義:古代男子的美稱)
同本義 [bachelor in old China;man]
士,事也。--《說文》
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白虎通·爵》
學以居位曰士。--《漢書·食貨志》
以才智用者謂之士。--《後漢書·仲長統傳》
太子晉,胄成人,能治上官,謂之士。--《周書》
是以為大夫卿士。--《書·牧誓》
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禮記·曲禮》
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錯也。--《馬伶傳》
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唐·韓
士shi
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養活)。
⒉我國商、周時代貴族的最低一級,介於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一個階層。
⒊指讀書人:學~。碩~。~農工商。
⒋軍銜名。在尉級以下:上~。中~。又泛指軍人:戰~。激勵~氣。
⒌具有某種專業技術或某種品質的人:護~。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謂之~。
⒍對人的美稱:人~。壯~。烈~。
廣字起名字解析

廣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廣字的筆畫:【3畫】
廣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廣字的拼音:【guǎng】
廣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890,第09卷下,廣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43第05
廣:廣字的含義主要是寬廣,宏大。另外也有廣泛、擴大之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45540次)
廣
(形聲。從廣,黃聲。從「廣」,表示與房屋有關。按:「廣」和「廣」本不同義:是兩個字。「廣」,甲骨文和金文的寫法象屋牆屋頂,其含義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現在「廣」是「廣」的簡化字。本義:寬大的房屋)
四周無壁的大屋 [wallless hall]
廣,殿之大屋也。--《說文》。段玉裁注:殿謂堂無四壁…覆乎上者曰屋,無四壁而上有大覆蓋,其所通者宏遠矣,是曰廣。朱駿聲曰:「堂無四壁者。秦謂之殿,所謂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廣。」
天子之堂廣九雉。--《尚書大傳》。注:「榮間相去也。」
居天下之廣居。--《孟子》
是求馬於唐肆也。--《莊子
廣ān
⒈小寺廟。多稱尼姑居住處:~堂。
⒉圓形的草屋。"廠"多見於人名。
────────────────—
廣(廣)guǎng
⒈寬度:長四十米,~二十米。
⒉寬,闊,大,跟"狹"相對:寬~。~闊。~大。平原~野。[廣泛]普遍,範圍廣:~泛閱讀。~泛流傳。
⒊多:大庭~眾。學識~博。
⒋擴大,擴充:電視~播。推~良種稻穀。
⒌[兩廣]廣東、廣西。
⒍[廣袤]指土地面積。東西距離為廣,南北距離為袤。
⒎[廣漠]廣大望不到邊際。
⒏見ān一。
────────────────—
廣yǎn 1.依山崖建造的房屋。
────────────────—
廣guang 1.兵車。亦指三十乘兵車。 2.軍隊的左右翼,亦各稱廣。 3.橫。 4.直徑。 5.量寬度。
────────────────—
廣kuang 1.通"曠"。開朗,曠達。 2.通"曠"。遼闊,寬大。參見"廣野"。 3.通"曠"。空;空閒。參見"廣閒"。 4.通"曠"。荒廢。 5.通"曠"。怨曠。 6.通"曠"。曠遠。參見"廣肆"。 7.通"壙"。墓穴。
────────────────—
廣guāng 1.同"?"。 2.通"光"。光明;明亮。
告字起名字解析
告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告字的筆畫:【7畫】
告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告字的拼音:【gao】
告〈動〉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觸人,角著橫木,所以告人也。從口,從牛。本義:報告,上報)
同本義 [report]
告,牛觸人。角著橫木,所以告人也。--《說文》
乃告太王王季文王。--《書·金滕》
告公用圭。--《易·益》
必告父母。--《詩·齊風·南山》
以告於鄉先生君子。--《儀禮·鄉射禮》
告,請也。--《爾雅·釋言》
敢以告於先君。--《呂氏春秋·贊能》
敢敬告天子。--《書·康王之誥》
予誓告汝。--《書·甘誓》
誕告萬方。--《書·湯誥》
不告而娶。--《列子·楊朱》
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
告gao
⒈用語言或文字讓人知道:~訴。~示。忠~(規勸)。通~。布~。
⒉檢舉別人,提起訴訟:~發。控~。原~。被~。
⒊請求:~饒。~假還鄉。
⒋表明:~辭。自~奮勇。
⒌宣佈或表示事情狀況:~成。事已~終。搶險~急。前方~捷。
────────────────—
告jū 1.審訊定罪。
有字起名字解析

有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有字的筆畫:【6畫】
有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有字的拼音:【yǒu】
有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9,第07捲上,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4第20
有:有字的本義是具有或擁有,取名時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飾詞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5800次)
有
(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眾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裡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無"相對。
1〈表〉所屬:她~部錄像機。
2〈表〉存在:~見解。~希望。~花~草。
3〈表〉發生和出現:他~傷了。情況~了變化。
4〈表〉估量或比較:這隻雞~五斤多。他~你那樣高了。
5〈表〉大或多:~把年紀。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於某些動詞前面。〈表〉客氣:~請。~坐。~勞。
⒊佔據:占~。孫權據~江東。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時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漢語詞頭,作助詞(無義):~夏。~周。
⒍[有為]有作為。
⒎[有方]得法。得當。
⒏[有傾]不多久,過了一會兒。
⒐[有司]〈古〉稱官吏。
⒑[有限]
1有條件的,有邊際的,可以窮盡的:~限公司。
2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ou同"又"。還有,再加上:三十~六。
限字起名字解析

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限字的筆畫:【8畫】
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限字的拼音:【xian】
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81,第14卷下,阜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1350第07
限:定範圍;指定的範圍;範圍的極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60次)
限
(形聲。從阜,艮聲。阜,土山,與山勢有關。本義:阻隔)
同本義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說文》
限之以大故。--《楚辭·懷沙》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又如:限絕(隔絕);限隔(阻隔;隔絕);限帶(阻隔圍繞);限難(阻難)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杜甫《別贊上人》
又如:限狀(限期完成公務的文書)
限
險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戰國策》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內交。--《廣東軍務記》
不可限以時月。--宋·沈
限xian
⒈定範圍:~制。~定。~期完成。
⒉指定的範圍:界~。期~。權~。
⒊險阻:巫山之~。
⒋[限額]規定的數額。
⒌〔限度〕範圍的極限:最大~度。最低~度。
公字起名字解析

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公字的筆畫:【4畫】
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公字的拼音:【gōng】
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716,第02捲上,八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126第28
公:公字的本義是指正直無私。在引申義中,公字又表示公事、公然等義,有時也指人。指人時,情況較為複雜。如古時對人尊稱為公,也稱祖父或父親、丈夫的父親為公,有時則指雄性的動物,如公雞、公牛等。另外,古時還把一種封爵稱為公,地位在王爵和侯爵之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80次)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
司字起名字解析

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司字的筆畫:【5畫】
司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司字的拼音:【sī】
司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741,第09捲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03
司: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本義:職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10次)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