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雲帆留學咨詢有限公司】姓名含義解釋,取名用字解釋【北京新雲帆留學咨詢有限公司】
北字起名字解析

北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北字的筆畫:【5畫】
北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北字的拼音:【běi】
北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205,第08捲上,北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52第25
北:意為北方,又有遼闊之意。(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960次)
北
方位名。與「南」相對 [north]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為南北之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王力按,山北為陰,山南為陽,老子的話等於說萬物負背而抱南。
然則北通巫峽。--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宋·蘇軾《石鍾山記》
沛公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又北向。--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正北;西北;東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陽市北。東漢及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泛指墓地);北闈(清代在順天(今北京)的鄉試稱「北闈」,在江寧(今南京)的鄉試稱「南闈
京字起名字解析

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京字的筆畫:【8畫】
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京字的拼音:【jīng】
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312,第05卷下,京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88第19
京:本義指人工築起的高土堆。京字屬甲骨文字形,像築起的高丘形,上為聳起的尖端。後也有國都,首都之意。(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7660次)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築起的高丘形,上為聳起的尖端。本義:人工築起的高土堆)
同本義 [artificial mound]
京,人所為絕京丘也。--《說文》
辨京陵。--《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築重京。--《淮南子·覽冥》
為京邱若山陵。--《呂氏春秋·禁塞》
乃覯於京。--《詩·大雅·公劉》
於塹裡築京,皆高五六丈。--《三國誌·公孫瓚傳》
又如:築京(堆土為小山);京丘(為戰死的人所築的墳墓。即京觀);京觀(古代戰爭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屍首,封土而成的高塚);京塚(京觀)。泛指高大的山丘 [tall mourtian]
望楚與堂,景山
京jīng
⒈國都,首都:~城。
⒉特指我國的首都北京:~劇。~九(北京、九龍)鐵路。
⒊大:莫之與~(沒有比他更大的)。
⒋數目字。〈古〉指一千萬。另說十億為兆,十兆為~。
⒌[京族]
1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2越南的主要民族。
⒍[京畿]稱國都或國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新字起名字解析

新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新字的筆畫:【13畫】
新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新字的拼音:【xīn】
新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438,第14捲上,斤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480第10
新:新字的含義主要與「舊」相對,指萬事萬物的開始、更新、或者指剛出現或剛經歷到的,如萬象更新、新事物、新辦法、新郎、新娘等。作人名用時,主要表示家中新添了一個小生命,並希望他將來能不辜負全家人的厚望,為家族增添新活力,為國家作出新貢獻,為社會帶來新生機。(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80650次)
新〈動〉
(形聲。從斤,從木,辛聲。據甲骨文,左邊是木,右邊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義: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樹木 [fell (trees)]
新,取木也。--《說文》
且彼亦知「新」之為義乎?衣之始裁為之「初」,木之始伐謂之「新」。--章炳麟《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
更新,使之新 [renew;make new]
如何新畬。--《詩·周頌·臣工》
舊染污俗,鹹與唯新。--《書·胤征》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長出的樹梢)
新 〈形〉
初次出現。與「舊」相對 [new]
於彼新田。--《
新xīn
⒈初出現或初產生的:~生。~事物。~技術。
⒉好的,進步的:~風尚。~社會。
⒊剛有的,還未用過的,跟"舊"相對:~鋼筆。~事。~方法。
⒋剛才,最近:~來。~近。
⒌稱結婚時的人或物:~娘。~房。
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
⒎[新穎]新奇而別緻:課題~穎。
雲字起名字解析

雲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雲字的筆畫:【4畫】
雲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雲字的拼音:【yun】
雲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86第08
雲:雲在古代有兩種寫法,一是雲,意思有說話,如熟語子曰詩雲;一是霎,指雲彩。現代漢語裡則簡化統一為雲。人名用雲字,一般是取雲彩的意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05690次)
雲
(象形。《說文》:古文字形。像雲回轉形。「雲」為會意字,從雨,從雲。本義:雲彩。這個意義後作「雲」)
同本義 [cloud]
大氣中的水蒸氣,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與雨共存時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做雲
雲,山川氣也。--《說文》
地氣上為雲。--《素問·陰陽應像大論》
有其狀若懸於而赤,其名曰雲。--《呂氏春秋·明理》
雲集響應。--漢·賈誼《過秦論》
雲歸而巖穴瞑。--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雲瞑(古樂器名);雲根(山石。古人認為雲是從山石中產生的,故稱);雲?(傳說中的雲車);雲狐(用腦門和股兩處的狐皮拼成雲形花
雲(雲)yun
⒈水蒸氣上升遇冷凝集成水滴或冰晶,成團的在空中飄浮:白~。烏~。〈喻〉眾多:~集。
⒉[~南省]的簡稱。
⒊說:人~亦~。不知所~。
⒋文言助詞(無義):~何難吁矣。日~暮矣。蓋記時也~。
⒌有:其~益乎?
⒍[云云]如此如此的意思。
⒎[~漢]
1銀河。也叫"天河"。
2高空。
帆字起名字解析

帆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帆字的筆畫:【6畫】
帆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帆字的拼音:【fān】
帆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328第14
帆:指掛在船桅上,借助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象徵乘風前進,一帆風順。(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6140次)
帆
張帆行駛 [sail]
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韓愈《除官赴闕》
帆 〈名〉
掛在船桅上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 [sail]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又如:揚帆;帆力(帆受風時的推動力);帆勢(帆篷張掛之勢);帆楫(船帆和槳)
靠帆推進的船舶[sailing ship]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又如:帆舶(船舶);帆海(船行於海)
帆(颿) fān
⒈掛在船桅上,借助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船。張~行船。
⒉
【帆布】用棉、麻等織成的質地牢固的粗布,可做船帆、帳篷、衣服、鞋等。
────────────────—
帆fan 1.指旗﹑帆等物受風吹拂。 2.指船張帆航行。
留字起名字解析

留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留字的筆畫:【10畫】
留字的五行:【五行屬火】
留字的拼音:【liu】
留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761第05
留:意為保留、接受、收留。(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8640次)
留
(會意。從田,從酉,酉亦聲。從「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義:停留,留下)
同本義(停止在某一處所,含有不動的意思) [stay]
留,止也。--《說文》
令之留於酸棗。--《戰國策·秦策》
靈連蜷兮既留。--《楚辭·雲中君》
風氣留其處。--《素問·虐論》
乃令張良留謝。--《史記·項羽本紀》
城入趙而璧留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留五百人。--《資治通鑒·唐紀》
雪上空留。--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留像於館。--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逗留(
留liu
⒈停止在某處:停~。~校。~在鄉村。
⒉注意力集中在某事物上:~神。~心。
⒊不讓人離開或不讓拿走物品:~客。挽~。扣~。
⒋接受,收容:~下。收~。
⒌保存,存下:保~。存~。~底稿。
⒍遺傳下來的:遺~。勤儉是祖先~下來的傳家寶。
⒎[留連]同"流連"。戀戀不捨,不願離去:~連忘返。
⒏[留難]故意刁難。
⒐[留學]在外國學習、研究。
⒑[留念]留做紀念。
────────────────—
留liu 1.等候,等待。 2.通"?"。謂搗土修築。
────────────────—
留liǔ 1.昴星的別名。
學字起名字解析

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學字的筆畫:【8畫】
學字的五行:【五行屬水】
學字的拼音:【xue】
學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279第12
學:學家的意思是指學習或學問,以及通過做學問而形成的學派,或學習的場所學校等。作人名用時,也指學問或學習、模仿。(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67360次)
學
(形聲。本作「壆」,象雙手構木為屋形。後作聲符,加「子」為義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學習的主體。本義:學習)
同本義 [study;learn]
學,識也。--《廣雅》
好學近乎知。--《禮記·中庸》
念終始典於學。--《禮記·文王世子》
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尚書大傳》
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莊子·庚桑楚》
遠尋師學。--《後漢書·列女傳》
學而時習之。--《論語》
學即繼以問也。--清·劉開《問說》
又如:學書(認真讀書);學學乖(經世面,學聰明);學理論;學技術;好學;苦學;教學相長;學文(學習人文學科或社會
學(學、學)xue
⒈指學習:~工。~農。~醫。~哲學。~而不厭。~習科學知識。
⒉模仿:邊看邊~。照字帖~寫字。鸚鵡~舌。
⒊指學問。
1反映客觀事物的系統知識:這是一門新興的~問。
2知識:求~。博~多才。
3學和問:勤~多問。
⒋指學識,學術上的知識和修養:她的~識淵博。
⒌指學校,集體培養人才的地方:小~。中~。大~。
⒍指學科,分門別類的有系統的知識:醫~。化~。生物~。經濟~。
⒎[學術]一切學問的總稱。
⒏[學說]學術上有系統的見解、主張和理論。
⒐[學生]
1在學校學習的人。
2向前輩或向能者學習的人。
3求學者謙稱自己。
⒑[學徒]由師傅傳授,在工作中學習知識、技能的人。
⒒[學士]
1〈古〉官名:翰林~士。
2舊稱學者:文人~士。
3學位名:在碩士之下。
⒓[學者]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⒔[學閥]憑借勢力,把持教育界或學術界的人。
⒕[學棍]指舊時在教育界憑借反動權勢為非作歹的人。
⒖[學究]唐代有"學究一經科",應考此科的人稱"學究"。後來指淺薄迂腐的讀書人。
────────────────—
學xiao 1.教導。
咨字起名字解析

咨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咨字的筆畫:【9畫】
咨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咨字的拼音:【zī】
咨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840,第02捲上,口部第62字 [康熙字典]:頁186第11
咨:商議,詢問;歎息,讚歎。(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40次)
咨
(形聲。從口,次聲。本義:商議;徵詢)
同本義 [take counsel;consult]
咨,謀事曰咨。--《說文》。字亦作諮。
咨,謀也。--《爾雅》
周爰咨諏。--《詩·皇皇者華》
咨於故實。--《國語·周語》
訪問於善為咨。--《左傳·襄公四年》
咨親為詢。--《國語·魯語下》
悉以咨之。--諸葛亮《出師表》
又
咨臣以當世之事。
又
以咨諏善道。
遂隨使者倒軍,署司空戶曹掾,引見咨議。--《三國誌·魏志》
又如:咨叩(咨詢求教);咨考(詢問查考);咨度(咨詢;商酌);咨問(咨詢;請教);咨稟(請教;稟告)
歎息;讚歎 [sigh]
文王
咨zī
⒈商議,詢問:~詢。
⒉歎息,讚歎:~嗟。
⒊[咨文]
1舊時用於同級機關的一種公文。
2某些國家的元首向國會提出的國事報告和建議等:國情~文。
詢字起名字解析

詢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詢字的筆畫:【8畫】
詢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詢字的拼音:【xun】
詢字的出處:[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詢:問,請教,徵求意見。(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0次)
詢
(形聲。從言,旬聲。本義:詢問,請教)
同本義 [ask about;inquire]
今因經無以詢為問罪字,遂用訊不用詢,其實訊詢一字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詢事考言。--《虞書》
周爰咨詢。--《詩·小雅·皇皇者華》
詢爾仇方。--《詩·大雅·皇矣》
咨親為詢。--《左傳·襄公四年》
詢於八虞。--《國語·晉語》
秦大夫不詢於我寡君。--《左傳·成公十三年》
咨才為諏,咨事為謀,咨義為度,咨親為詢。--《國語》
民俗,事疑必詢三老。--馬中錫《中山狼傳》
苟無至誠惻怛憂天下之心,則不能詢考賢才,講求法度。--宋·
詢xun問,請教,徵求意見:~問。探~。查~。
有字起名字解析

有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有字的筆畫:【6畫】
有字的五行:【五行屬土】
有字的拼音:【yǒu】
有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9,第07捲上,有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4第20
有:有字的本義是具有或擁有,取名時使用有字,主要是作修飾詞用,表示期望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5800次)
有
(會意。金文字形,從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眾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裡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無"相對。
1〈表〉所屬:她~部錄像機。
2〈表〉存在:~見解。~希望。~花~草。
3〈表〉發生和出現:他~傷了。情況~了變化。
4〈表〉估量或比較:這隻雞~五斤多。他~你那樣高了。
5〈表〉大或多:~把年紀。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於某些動詞前面。〈表〉客氣:~請。~坐。~勞。
⒊佔據:占~。孫權據~江東。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時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漢語詞頭,作助詞(無義):~夏。~周。
⒍[有為]有作為。
⒎[有方]得法。得當。
⒏[有傾]不多久,過了一會兒。
⒐[有司]〈古〉稱官吏。
⒑[有限]
1有條件的,有邊際的,可以窮盡的:~限公司。
2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ou同"又"。還有,再加上:三十~六。
限字起名字解析

限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限字的筆畫:【8畫】
限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限字的拼音:【xian】
限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81,第14卷下,阜部第14字 [康熙字典]:頁1350第07
限:定範圍;指定的範圍;範圍的極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60次)
限
(形聲。從阜,艮聲。阜,土山,與山勢有關。本義:阻隔)
同本義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說文》
限之以大故。--《楚辭·懷沙》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又如:限絕(隔絕);限隔(阻隔;隔絕);限帶(阻隔圍繞);限難(阻難)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杜甫《別贊上人》
又如:限狀(限期完成公務的文書)
限
險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戰國策》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內交。--《廣東軍務記》
不可限以時月。--宋·沈
限xian
⒈定範圍:~制。~定。~期完成。
⒉指定的範圍:界~。期~。權~。
⒊險阻:巫山之~。
⒋[限額]規定的數額。
⒌〔限度〕範圍的極限:最大~度。最低~度。
公字起名字解析

公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公字的筆畫:【4畫】
公字的五行:【五行屬木】
公字的拼音:【gōng】
公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716,第02捲上,八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126第28
公:公字的本義是指正直無私。在引申義中,公字又表示公事、公然等義,有時也指人。指人時,情況較為複雜。如古時對人尊稱為公,也稱祖父或父親、丈夫的父親為公,有時則指雄性的動物,如公雞、公牛等。另外,古時還把一種封爵稱為公,地位在王爵和侯爵之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80次)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
司字起名字解析

司 字的取名用字解釋
司字的筆畫:【5畫】
司字的五行:【五行屬金】
司字的拼音:【sī】
司字的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741,第09捲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03
司: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本義:職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10次)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