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就在今年的一月6日零時2分中國的第十三億人口已經呱呱墜地。一方面是如此巨大的人口存量,而與此相對應的卻是一個姓氏資源嚴重匱乏,並且姓氏比例嚴重失調的姓名環境。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明代陳士元編的《姓鐫》共收單姓、複姓3625個。但是到了1978年,有關部門通過戶籍和郵電部門對七大城市漢字姓氏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所得的姓氏總數則變成了2587個。其中,北京市2250個,上海市1640個,瀋陽市1270個,武漢市1574個,重慶市1245個,成都市1631個,廣州市1802個。每個城市才平均保有1630個姓氏!由此可見,姓氏衰危的現狀確是堪憂!
可是這種現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小農經濟的古代,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但是由於漢文化的包容性並且隨著歷史上的數次民族大融合(少數民族同化於漢民族,紛紛取用漢姓漢名。比如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就規定,鮮卑人的三字四字姓全部改為單字姓,於是賀蘭氏變成賀氏,拓拔氏變成元氏,屈突氏變成屈氏)以及歷史上的宗族、王族、權貴們的勢力影響(皇帝老子三宮六院,美女如雲,往往幸出許多公子王孫來,而這些公子王孫也大都妻妾成群,奴婢滿屋,如此必然姓氏影響力越來越大)以上兩種現象就像滾雪球一般,逐漸吞噬了很諸多小姓氏。本來滿清女真入關以後,歷經了200多年的風雨,像是愛新覺羅,葉赫那拉這樣顯赫的皇族大姓影響不小,奈何國運式微,兵荒馬亂之劫後,姓氏大大減少。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由於意識形態的左傾,更使得姓名多災多難,姓氏的嚴重匱乏,加上帶有時代烙印的名字的盛行,(以字為例,據1984年11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在北京召開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統計成果鑒定會的統計分析,建國前字入名的比例是0.136%,而到了十年文革時,猛增至2.151%,躍居人名用字的第1位,足見一代時尚。)必然造成姓名的雷同化!
再來看看前面提到過的姓氏比例嚴重失調問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袁義達先生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樣資料,依據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離抽樣,嚴格按照統計學原理推算出下列結論:一 我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占總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 二 當代中國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歷史上,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這19個同姓人群中。 三 中國的同姓人群在地區分佈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區,以王姓為第一大姓,約佔人口的9.9%,其次為李、張、劉;在南方地區,則以陳姓為第一大姓,大約佔人口的10.6%,其次為李、黃、林、張;在南北過渡型的長江流域地區,第一大姓為李,大約佔人口的7%,其次為王、張、陳、劉。
正是因為姓氏資源嚴重匱乏和姓氏比例嚴重失調的雙重作用,加之十三億人口存量的巨大擠壓才造成了 瀋陽市有「劉淑珍」四千八百餘人,有「王玉蘭」四千三百餘人,有「王偉、李傑、李偉」各三千餘人。天津市有「張力、張英、張健」各二千餘人、廣州市有「梁妹、陳妹」各二千四百餘人的悲觀新聞。
我們可以作一個簡單的計算:
李、王、張三大姓氏各有人口九千萬人以上,我們且按九千萬人計算。
人們日常用漢字(一級字庫中3755個漢字,排除像凶、屁之類的姓名不取字),我們且按三千字計算,並假設每個字使用的頻率相同。
又假設每個人都取單名;
那麼計算公式如下:
90000000÷3000=30000
就是說,每個姓中將共有三千名字,七千萬人有三千個名字組合方式,這樣,平均三萬共有一個名字。
這還是按每個字使用頻率相同來計算的,而實際上,這三千字中,有的字使用頻率極高,故而,有些名字將不僅是兩萬多人共有,而可能是三萬、五萬乃至十萬、二十萬人共有。
如果取雙名,同名的概率就小的多,仍按上面的方法計算:
同姓者九千萬人,常用字三千個。
每個字使用頻率相同,但是,每個人使用雙名,則結果大不一樣。
90000000÷ ( 3000×3000 ) =10
就是說:每個姓中將擁有 3000×3000 個名字即有九百萬個名字組合方式,這樣,平均十個人共有一個名字,同名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由此不難看出,現在風行的四字起名方式重名率幾乎就可以忽略不計了!事實上作為我們鄰邦的日本,在1875年他們剛剛普及姓名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做了,成效也是顯著的。
在版主的實際工作中,總結出四字名通常以以下幾種方式出現:
一是複姓雙名:如歐陽、司徒、上官、東郭等,後面再配以兩字姓名,當然,也有複姓單字名的出現,如司徒雄、歐陽峰(看這眼熟啊,呵呵)等。
二、在眾多的命名實踐工作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父母以兩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