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幸運的是,選姓氏很容易。和其他人一樣,我也是根據我的英文姓「Owen」的第一個發音,選了個中文姓氏——「歐」。至於名,我希望它跟我的英文名沒什麼關係。
我請我的中國朋友幫忙。她回去後,寫了一些較合適的名字讓我自己選。同時我自己也在琢磨。我想給自己取一個很中國式的名字,它要包括「南」字,用來代表我是在南半球澳大利亞出生的。
我還要從那些字裡,再選個字和「南」組合。我喜歡「俊」這個音,表示「英俊」的意思。想著把這個字放到名字裡,似乎有點不好意思,跟做假廣告似的。但事實上,中國人常常會用那些很積極向上的字眼來做名字,比如忠、勇、智、美等等。不過在我看來,最令人尷尬的字眼是「香」、「芬」,常被用在女孩子的名字當中。如果我用這樣的名字,我會一直提心吊膽,怕別人湊過來聞我是不是香的。最終,我定下的名字是「歐俊南」。
這名字我用了兩年,這兩年很多人都用這名字叫我。不過問題很快就來了。大多數人剛聽到這名字時都哈哈大笑,因為「南」和「男」同音。就是說,我的名字聽起來像「俊男」。
所以,在動身去中國前,我打算換個新的中文名。和中國朋友討論後,他們建議我改為「歐峻義」。姓沒變,第二個字的發音也沒變,但這個「峻」是用來描述山的,意思是高而陡。「義」表示正義。說實話,我現在都不能完全弄懂它們的意思。
來中國還不到一年,我準備再換個名字。首先,我對「歐峻義」這個名字很難有真正的好感。其次,「歐」不是常見的中國姓氏。最重要的是,在澳大利亞,取中文名是表示自己學漢語的興趣和熱情,但現在,我人都在中國了,再取個別名似乎毫無意義,甚至有點孩子氣。因此現在我要取中文名字,真的是實際需要,直接按我的英文名字來取名就行了。
所以,在我的大學檔案裡又有了個新的中文名。我的姓很容易被翻成中文,而且還和著名足球明星邁克爾·歐文同姓。現在大學同事都管我叫「歐文」。
不過,我還是不想把我的名字音譯成中文,音譯的名字很難聽,寫出來就更怪了。所以,我借用了外企進入中國市場時所用的辦法:取個很悅耳的中文名,而且跟我的英文名發音很接近。我跟一位中國朋友討論後,按我的英文名「Todd」,最終敲定的名字是「陶德」。
「德」表示道德。我覺得,「陶德」是個很地道的中文名,雖然可能不是最好的。在中國,一些名字在意義和創意方面都令人叫絕。而另一種極端的情況是,女孩子用表示花的字,男孩子用表示錢財的字來取名,這不但毫無創意,而且一聽就很老土。
實際上,我的朋友對我這個新名字持保留意見,因為這兩個音節都是第二聲。不過我想就這樣吧,畢竟我是個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