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則從三國時期流傳至今的幽默故事。
有一天,張九和李九一個拿著一把韭芽,一個拎著一壺二鍋頭,去找老朋友王九喝幾盅。正巧王九外出未歸,只好讓他的媳婦代為轉告。
王九回來後,兒媳婦對公公說:「張三三,李四五,一個提著連盅數,一個拿著馬蓮菜,來請公公赴宴席。」王九聽罷,一張老臉樂開了花。
王老漢的媳婦搬弄如簧巧舌,將公公名字同音的字一一作了變換,既正確表達了意思,又避了公公的名諱,王老漢找了個深諳避諱之道的好媳婦,他,樂得其所。
辭海》「避諱」條云:「封建社會對於君主或尊長的名字,避免寫出或說出叫避諱。」
避諱是我國人名系統的一個重要文化現象。「自殷以住,未有諱法,諱始於周。周人尊神之故,為之諱名。」可見,我國人名的避諱在周代已見濫殤。目前,流行於人名學界的論調著遍地把避諱孤立地冊封為中國人名系統的一大特產。其實,避諱在國外也曾有過不短時間橫行霸道的歷史,關於這一點,以及避諱的原因,作者本書別有論述,在此不作贅述。
避諱始於周,「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禮記‧典禮》載曰:「名字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明文規定取各之避。後來,《左傳》又作了一番誇張的引申,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條款,正式宣言「六避」。
避諱分天子諸侯死後的「公諱」和士大夫老百姓對尊者的「家諱」兩種。周人雖明令「六避」,但並不十分嚴格,控制範圍也極為有限。「家諱」且不談,條令條例規定的「公諱」,周人似乎都不太放在心上。例如「不以國」條,規定的是不以本國,外國則不諱,於是有了衛候鄭、陳候吳、衛候晉之類投機取巧之徒,但周貴為天子,是各國所共敬的,而《左傳》襄公十五年,「晉侯周卒」,晉候名周,便是有意犯規了。另我國的思想家莊子名周,以「周」的國名為名,亦未見棍棒加身,只是他的不肖後輩中出了個漢明帝劉莊,硬將莊周的莊性從墳中挖出來,改以為嚴,把莊子叫了嚴子,莊子縱然百分地逍遙,冤魂化碟,恐怕也是只愴世之黑蝴蝶了。
周朝據政,雖有天下一統之名,而無上下一同之心,諸侯各國,兵戈相見,冒上不韙者,大有人在。「世亂不知禮,」因而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不以隱疾」條,晉成公名黑臀,楚公子名黑肱,鄭莊公名寐生,均是有意無意與規條唱對台戲。再如魯僖公名申,蔡莊公名甲午,都是不合「不以日月」條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