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人們學著喝啤酒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啤酒會有今天如此的火爆風靡場面,可相比之下,葡萄酒卻始終找不到這樣的美事!釀酒業的發展,雖然已由高度酒向低度酒,白酒向果酒進行逐步轉變,但近10年來國內葡萄酒產業的整體發展卻不容樂觀,葡萄酒的大眾化消費市場從一定程度講也並未真正建立,葡萄酒行業放量的「井噴時代」也似乎遙遠不可及 。在筆者看來,葡萄酒市場之所以走勢緩慢、發展滯後,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多數葡萄酒品牌在市場推廣中走入了營銷的極端誤區。
一、不注重對消費市場的培育:
多數廠家注重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但對消費市場的培育卻不夠!整體來看,葡萄酒在高端市場的品牌集中度比較高,有張裕、長城、王朝等一批強勢品牌,但相對中低檔市場而言,品牌就比較雜亂,一些假冒偽劣更是充斥其間。雖然,葡萄酒已成為當今酒飲市場的主流消費品種,但老百姓依然還是沒有象喝白酒那樣在家中來消費葡萄酒,我們更多的時候也是在酒吧和一些商務宴會場所看到葡萄酒的身影,葡萄酒市場的行業整體消費量不大是因為我們更多的消費者還沒有建立起葡萄酒的消費習慣,而之所以還沒有建立這種消費習慣,卻是因為我們的企業沒有從根本上做好市場消費培育。有者嘲笑我們的國人喝葡萄酒就像喝白開水一樣,不懂文化、不懂時尚!可你不引導消費,消費者能買你的帳麼!我們都知道,葡萄酒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有益於人體健康,但這些都得進行宣傳,讓大眾知曉才是。筆者認為:葡萄酒有四大方面需要向消費者進行傳播與引導:一、葡萄酒的產品知識。據瞭解,很多消費者對什麼干紅、干白的根本就搞不清楚,對有的企業宣稱的採用了什麼解百納、蛇龍珠、梅花輒、雷司令之類的葡萄品種,不少者更是一頭霧水。二、葡萄酒的健康知識。三、葡萄酒的選購、飲用與儲藏方法。四、葡萄酒的文化淵源。目前,多數品牌也在做宣傳,但基本上是在給經銷商做宣傳,目的是讓更多的經銷商來經銷自己的產品,而對消費者又做了好多呢?可謂少之又少!
二、沒有針對國情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
引導葡萄酒文化的認識將是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有效途徑,但我們必須為葡萄酒創造自己的文化。葡萄酒在國外被譽為「生命之水」,一直是天然飲料的國際主流,在西方酒文化中,消費者比較注重酒品本身風格特點和飲用過程中的視覺、嗅覺、味覺等個性化的內在感受,而中華酒文化則講究其形式、寓意、禮儀、功能。一個成功的葡萄酒品牌必須具備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葡萄酒要進入國人的餐桌,就應該強調自己的文化特色,如果一味地強調西方葡萄酒文化,一味得追求葡萄酒的浪漫時尚,就勢必會與我們的平民百姓消費者離得更遠,從而也就很難建立起我們的大眾化消費群體。所以,中國的葡萄酒品牌不僅要講究中西文化的交融結合,還應考慮怎樣與尋常百姓的文化生活與精神需求相結合。新天葡萄酒率先在行業中大搞葡萄酒的平民化運動,這本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可不足的是讓梁朝偉與張曼玉作品牌代言人,這樣一來反而拉長了品牌與尋常百姓的距離,因為在老百性眼中,梁張二人追求的是浪漫主義,與我們的現實需要相差甚遠。如今,不少企業在為葡萄酒品牌文化的建設中,不是千方百計為品牌賦予自己的個性與特色,而是想方設法如何去沾洋品牌的光,其結果事與願違,也與我們要實現葡萄酒的平民化消費目標大相逕庭!
三、不注重對白酒消費群體進行瓦解拉攏:
影響國內葡萄酒市場發展有各種因素在內,但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消費者的傳統飲酒習慣是以白酒為主,多數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識不足,更體會不到葡萄酒文化的含義,所謂善飲者一般都是白酒的忠誠消費者,而在一定範圍內,不少好酒者都認為喝白酒才過隱。客觀上講,白酒消費者能相繼進入葡萄酒消費群體,葡萄酒的市場自然會愈加強大,雖然白酒與紅酒的消費群體在一定程度上有重複的,但如果我們不去刻意瓦解拉攏的話!那麼,消費市場肯定是有限的!目前,我們多數葡萄酒企業習慣上競相搶佔同類品牌的葡萄酒市場,而沒有針對白酒消費市場制定品牌的攻防戰略,在行業中,多數品牌更沒有聯合起來,通過形成市場合力,集中優勢,共同來瓦解拉攏白酒消費群體。所以,現今的消費市場還依然是喝白酒的喝白酒,喝紅酒的喝紅酒,可為什麼喝白酒的就不能經常喝紅酒呢?反思之中,我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市場消費引導,還要有相對應的營銷戰略,更重要的是需要葡萄酒市場的整體觀念!整體力量!
當然,這方面需要全方位的宣傳引導,講文化禮儀,講酒菜搭配,講飲用環境,講飲酒情調,講對人體的好處等等,從而使更多的白酒類消費者從尋求刺激、產生偏好到改為生活享受。在營銷環節中要注意葡萄酒品種,不能只塑造自家某某葡萄酒對人體的絕對好處,要從行業大局著想,否則會造成市場偏移。
來自:博銳 責任編輯:徐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