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與姓名學:
周朝孔子講:「乾坤者,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也」。漢朝董仲舒說:「天地之氣,合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宋朝周敦頤謂:「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這些思想認為,陰陽交感是化生萬物的根本,而萬物化生不外乎水火木金土的變化無窮。四季和萬物,春播和秋收,夏長和冬藏,以至個人之命運,都是遵循陰陽之道;陰陽之氣處在生的狀態為木,處在長的狀態為火,處在收的狀態為金,處在藏的狀態為水,生長收藏的轉化則靠土來實現。這就把金木水火土五元樸素唯物觀,昇華到天地之氣五種存在和運行形式的五行樸素唯物辨證觀。這是周易陰陽哲學和五行學說走向結合的淵源。
五行學說的核心內容是關於五行的特性和相生相剋的關係。即:
「木」具有生發、條直的特性;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
「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火主禮,其性急,其情熱。
「土」具有生養、孕育的特性;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
「金」具有肅靜、殺斂的特性;金主義,其性剛,其情烈。
「水」具有清涼、向下的特性;水主智,其性聰,其情善。
五行相生關係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相剋關係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根據五行學說,姓名學流派認為姓名與命理一樣,都包含了個人命運的五行信息,只不過命理的五行是天賦的,姓名的五行卻是可以後天選取的,選取的目的並不是簡單地解決缺金少土之類的五元問題,而是形成姓名五行關係對命理五行關係的輔助,此外有的還顧及姓名選取對於家族代際、對於夫妻、對於事業(如開公司的人)等的相生相剋關係。